小儿肥胖症的标准是什么
小儿肥胖症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体重指数百分位数或身高别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P95百分位可诊断为肥胖。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体重指数曲线、腰围身高比、体脂率等生长参数。
1、体重指数百分位
临床常用体重指数即BMI作为筛查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2岁以上儿童需参照中国儿童生长标准,当BMI值位于同年龄同性别P85-P95为超重,超过P95即为肥胖。该指标需结合儿童生长曲线动态评估,单次测量可能存在误差。
2、腰围身高比
腰围身高比超过0.48提示中心性肥胖,该指标能有效反映内脏脂肪堆积情况。测量时需在呼气末取髂嵴上缘与肋骨下缘中点水平围度,与身高比值具有跨年龄、跨性别的适用性,对代谢综合征预测价值优于单纯BMI评估。
3、体脂率检测
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或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体脂率,男性儿童体脂率超过25%、女性超过32%可辅助诊断肥胖。该方法能区分肌肉与脂肪含量,尤其适用于肌肉量异常的运动员儿童群体,但设备要求较高且费用较昂贵。
4、皮下脂肪厚度
采用皮褶厚度计测量肱三头肌、肩胛下角等部位皮褶厚度,总和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85百分位提示肥胖。常用测量点包括腹部、大腿、上臂等皮下脂肪易堆积区域,操作简便但受测量者技术影响较大。
5、临床综合评估
需结合家族肥胖史、出生体重、喂养史等风险因素,以及黑棘皮病、脂肪分布异常等体征。对于BMI达P95且合并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者,即使单项指标未超标也应视为病理性肥胖需及时干预。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曲线,培养均衡饮食与运动习惯,限制屏幕时间每日不超过1小时。避免高糖高脂零食摄入,保证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活动。若发现生长曲线持续偏离正常轨迹或出现代谢异常表现,应及时至儿科内分泌专科就诊评估。对于确诊肥胖的儿童,应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避免盲目节食影响生长发育。
相关推荐
02:29
02:22
02:46
02:09
02:3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小儿肥胖症
- 2 小儿肥胖症是怎么得的
- 3 小儿肥胖症什么引起的
- 4 什么是小儿肥胖症?
- 5 小儿肥胖症什么引起的?
- 6 小儿肥胖症的预防
- 7 小儿肥胖症的危害有什么
- 8 小儿肥胖症用什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