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应该注意什么
糜烂性胃炎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规律用药、控制情绪压力、避免刺激因素及定期复查。糜烂性胃炎是胃黏膜表层损伤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反酸、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血。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避免辛辣、油炸、过酸或过硬食物。每日少量多餐,减少单次进食量,减轻胃部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忌用烧烤、腌制等方法。急性发作期可暂时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规律用药
需严格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抑酸药物需足疗程使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规范完成四联疗法。
3、控制情绪压力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加重胃黏膜损伤。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避免情绪波动诱发症状反复。
4、避免刺激因素
绝对禁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必须使用时需配合胃保护药物。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导致胃肠痉挛。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2-3个月复查胃镜观察黏膜修复情况,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监测血红蛋白指标预防隐性出血,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建立长期随访计划,警惕疾病进展为萎缩性胃炎或溃疡。
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秋葵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食物,烹调时减少油盐用量。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浓茶,餐后1小时内不宜平卧。建议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帮助识别个体化禁忌食物。适度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腹压。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