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需求增加、铁丢失过多、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常见贫血类型,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1、铁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是常见原因,多见于挑食、素食者或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当。膳食中缺乏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铁食物,可能导致铁储备逐渐耗尽。改善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肉、猪肝、菠菜等摄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
2、铁吸收障碍
胃肠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乳糜泻或胃切除术后,会影响铁的吸收。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也可能干扰铁离子在十二指肠的摄取。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选择吸收率更高的补铁剂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3、铁需求增加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快速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单靠饮食难以满足需要,易出现缺铁状态。建议孕期常规检测血清铁蛋白,预防性补充富马酸亚铁颗粒等制剂,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4、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成年患者主要病因,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等均会导致铁持续流失。需通过胃肠镜等检查明确出血源,在止血治疗基础上配合硫酸亚铁缓释片补充铁储备。
5、慢性疾病
慢性肾病、炎症性肠病等慢性炎症状态会干扰铁代谢,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这类患者常合并感染指标升高,需在控制原发病同时,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等肠外补铁方式。
预防缺铁性贫血需保证膳食中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品摄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吸收。长期素食者应定期检测铁代谢指标,月经量多女性可考虑预防性补铁。出现持续乏力、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避免自行长期服用铁剂导致铁过载。治疗期间需每3个月复查血红蛋白,直至铁储备完全恢复。
相关推荐
01:44
02:57
02:20
02:21
02:1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 2 缺铁性贫血怎么引起
- 3 怎么知道是缺铁性贫血
- 4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 5 缺铁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 6 缺铁性贫血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 8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