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眼底视网膜脱落怎么治疗

56500次浏览

眼底视网膜脱落可以应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就是射光凝法和冷冻疗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来选择;再就是要进行手术治疗,病情较轻者可用巩膜环扎术和巩膜外垫压术,病情严重者可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另外就是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患有眼部疾病,眼底视网膜脱落就是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眼睛也会失明,可以说其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要尽早的接受有效治疗,否则可能会永久性失明。那么眼底视网膜脱落怎么治疗?
  一、眼底视网膜脱落的物理治疗
  1.射光凝法
  如果说眼底视网膜刚刚出现脱落征兆,并没有完全剥离,可以通过镭射射光来修补。镭射光线能够修补裂痕的边缘,形成疤痕之后就能够将边缘给封住,阻止液体流经视网膜,并避免其在视网膜聚集,使眼底视网膜脱落的症状得到改善。
  2.冷冻治疗
  对于轻度的眼底视网膜脱落患者来说,及时的进行冷冻治疗也能够有效改善病情。这种方法能够刺激疤痕形成,把破损部位的边缘给封住,从而阻止液体在视网膜流经和聚集。不过如果要进行冷冻治疗,必须要做好局部麻醉处理。
  二、眼底视网膜脱落的手术治疗
  1.巩膜环扎术和巩膜外垫压术
  眼底视网膜脱落通常需要先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就是巩膜环扎术和巩膜外垫压术。这些手术方式也被称为是外路手术,用于治疗一般性的视网膜脱离。
  2.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如果说眼底视网膜脱落的病情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并联合视网膜复位术,这一类手术被称为是内路手术。在做这些手术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植入硅油或者是辅助应用视网膜光凝和电凝等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三、眼底视网膜脱落的病因治疗
  部分眼底视网膜脱落需要进行病因治疗,也就是要找到发病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个病因来治疗,只要原发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视网膜脱落的症状也会改善。比如垂体肿瘤导致的视网膜脱落,即便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视力损害,但是做了垂体肿瘤手术之后,视力可以有效的恢复。

相关推荐

视网膜脱落的简介
视网膜脱落是眼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会对眼睛产生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失明现象,但是我们对此疾病并不了解,即使出现症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今天通过此篇文章,为大家讲解一下视网膜脱落是怎么回事。
视网膜脱落需不需要长期服药
说起现在眼部的常见疾病,想必大家更多想起来的应该都是近视眼、老花眼这样的疾病,也许很少会有人提及视网膜脱落,其实视网膜脱落也是一种多发病,造成的因素多而复杂,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药物来辅助治疗,那么治疗视网膜脱落需要长期服药吗?
视网膜脱落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对于视网膜脱落很多人都知道会对视力会造成影响,而没有认识到更加严重的危害,但其实视网膜脱落的影响还有很多种,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视网膜脱落的严重性,才能够更加重视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那么,视网膜脱落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老年视网膜脱落怎么办
目前,好多老年人年纪大了,都会患上各种眼疾,像青光眼、白内障、老花眼、干眼症以及视网膜脱落等。其中,视网膜脱落是老年人普遍患有的眼疾之一。如果老年人患有视网膜脱落该怎么办?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找寻治疗方法吧。
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危害
视网膜脱落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得了视网膜脱落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相关眼科专家介绍说,想要根治视网膜脱落必须采用手术。那么,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危害都有什么?
02:49
视网膜脱落严重吗
视网膜脱落实际上是眼睛里面一层薄膜贴附在眼球壁上,这层膜叫做视网膜。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以后,就看不到东西。如果视网膜脱落及时得到复位,一般视力可以提高,甚至完全恢复。但如果脱落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即使过一段时间又贴回去,但是看东西视力还是受到影响。所以视网膜脱落对眼睛影响很大。另外有部分视网膜脱落,因其它病变造成,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往往跟一些全身病相关,这些病变是全身病并发症,同时也代表全身病控制不好。那么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产生网脱时候,也是对全身病警告。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
网膜脱离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以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若网膜只发现裂孔而没有引起网膜脱离,可先行激光封闭裂孔治疗,若视网膜脱离伴有裂孔,可根据其年龄,位置,网膜脱离的范围行相关手术治疗。常用的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有巩膜外垫压及扣带环扎术,牵拉型视网膜脱离在治疗全身性疾病的同时,如患者牵拉型视网膜脱离,是大面积视网膜脱离时,可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根据患者的眼底情况,必要时需行眼底激光治疗,但是对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大多采取的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嘱患者需定期复查,有二次复发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7

63735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怎么做
寻找裂孔和手术封闭裂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裂孔呈红色,周围视网膜呈灰白色,多见于颞上,其次是颞下,鼻侧最少见。锯齿缘部的裂孔,多在颞下或颞上,裂孔也可发生于黄斑区或尚未脱离的视网膜,裂孔的大小及数目不等,可为圆形或马蹄形裂孔,也有条纹状、锯齿缘离断和形状不规则的。脱离的视网膜有时隆起度很高可将裂孔遮蔽,检查时可令病人改变头部卧位。也可包扎双眼,卧床1~2日,待隆起度减低时再检查。视网膜的手术主要是做玻璃体切割,使视网膜复位,裂孔分离。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04

57146次收听

出现闪光感和视网膜脱落的关系
出现闪光感不一定是视网膜脱落导致的,但是视网膜脱落一定会引起闪光感。出现闪光感要警惕视网膜脱落,从医学上分析,很多闪光感是因为视网膜跟玻璃体之间相对的运动、牵拉或者是视网膜局部有问题,它受到在外面的液体或者是牵拉的情况下出现闪光,出现闪光而有相对运动牵拉,会容易出现裂孔,所以出现闪光的症状。出现闪光症状要警惕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短期内出现,要去专门的眼科就诊,进行散瞳检查,观察有没有视网膜的牵拉、裂孔,有没有局部的变性,有没有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如果检查没有发现裂孔,没有发现变性,也没有脱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影响视力,可以进行观察,如果后期也无变化可以不用太紧张;如果有问题,除了闪光出现视力的下降、视野的问题,可能是真的出现问题,患者更应赶快来医院复查。
语音时长 01:28

2018-09-29

62629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恢复时间
视网膜下水分是脱离引起,视网膜下积液可能会很长时间,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吸收,视力才能够大范围恢复。所以恢复时间还是与病情、手术时机有关系,多数情况下三个月后比较稳定,视力相对比较稳比较好,有的人可能更长,恢复快可能仅需一周左右。视网膜脱落手术恢复其实最主要的是恢复视力,视网膜脱落视力能恢复多少最主要与患者脱离病情的轻重有关系。视网膜脱离如脱离的裂孔很小,患者可能恢复快,如果较大可能恢复慢,但是常规情况下,视网膜脱落如果症状很轻微进行内路手术,简单进行内路手术后,可能术后三两天视力就会有很大的恢复,多数情况下一般一周左右随着炎症反应消退,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再过大概一个月又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多数情况下三个月后比较稳定,达到大部分的恢复。但有的患者因为病情轻重不同,做手术的时间不同,有的患者恢复可能更慢。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29

60914次收听

02:09
什么人容易视网膜脱落
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中老年人、外伤、运动、遗传、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容易视网膜脱落。容易视网膜脱落的人群包括:1.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有视网膜脱落。2.中老年人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变化,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相对移动较多。有时候玻璃体后脱离会拽着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3.外伤运动,年轻人打球或者跳水等运动,造成眼睛的创伤而引起视网膜脱离。4.患者与遗传有关系。5.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结构不结实,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
03:55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落早期,局部有小脱离的患者,可以不用手术,通过打激光或者眼睛里面短期打气,先把视网膜贴回去,再去打激光。视网膜脱落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主要有内路和外路。采取内路或者外路,需要根据患者脱落裂孔的情况,脱离范围、裂孔位置、医院手术设施、手术条件、医生技术决定。外路手术是不打开眼球,在眼球外面进行手术;内路手术是在眼球里面,在视网膜的表面,将玻璃体全切掉在眼睛里面,通过空气或者是重水,把视网膜都贴回去,在有问题的地方,通过激光封闭,在里面填充硅油。
02:01
视网膜脱落前兆是什么
视网膜脱离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脱落前其中的一个症状就是会出现闪光,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等。如出现上述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去眼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及时采取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
02:06
预防视网膜脱落的方法
视网膜脱落如果在早期没有发现或处理不及时,视网膜脱落会发展影响黄斑区,视力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视网膜脱落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就诊,及时的治疗。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引起视力不同程度的受损,甚至还会引起眼球萎缩,最后导致失明。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注意什么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分外路和内路两种。视网膜脱落手术后还是需要一些眼睛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眼睛。首先病人要合理膳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按时吃药,及时复查。
语音时长 01:42

2018-06-22

6607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