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肾阳虚很难治疗吗

发布时间:2020-02-1469966次浏览

肾阳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为了有效达到缓解的作用,也需要通过各个不同的方面,脾肾阳虚治疗并不难,主要就是选择正确的药物,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也可以选择右归丸或者是七味都气丸,能够有效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不会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脾肾阳虚本身是一种复合性的疾病,在目前接受治疗时,必须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方面才能够真正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不过如果是因为脾胃不舒服所出现的肾病就应该选择补脾为主,如果是因为肾脏疾病所导致的脾虚症状,就应该将补肾为主,如此才有着更好的效果,那么脾肾阳虚很难治疗吗?

一、脾肾阳虚很难治疗吗

脾肾阳虚其实并不难治疗,主要的就在于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建议最好是选择具有温补肾阳效果的食物,另外也需要选择服用药物的方式,如果能够符合个人的症状,自然可以达到缓解的作用。

二、脾肾阳虚选择什么药物

1.同仁堂金匮肾气丸

这种药物可以达到温补肾阳的效果,所以在治疗肾阳虚的过程中能够带来比较好的作用,可以快速的改善下半身所出现的寒冷现象。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服用之后可能就会出现明显的大便干结,此时就需要及时的调整药物,那如果在服用同仁堂金匮肾气丸之后,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善,最好还是放弃。

2.右归丸

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上,右归丸本身就具备温补肾阳的效果,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有效改善因为肾阳虚所导致的遗精或者阳痿等现象,要比金匮肾气丸有着更多的功效。对于长时间患有疾病的人群而言,有着更多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病情。

3.九芝堂桂附地黄丸

这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加上肉贵,还有附子,这两种不同的中药材能够有效改善因为肾阳虚所引发的四肢冰冷等现象,也可以有效改善妇女的不孕症,但是这种中成药所添加的肉贵本来就属于温热性的药物,所以如果本身就存在口干舌燥,建议不要添加。

4.七味都气丸

这也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五味子,最终就形成七味都气丸,可有效改善因为肾阳不足所引发的遗精等现象,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的气喘。

相关推荐

脾肾阳虚能不能调理好
脾肾阳虚能否调理好要视情况而定。没有基础疾病的是完全可以调理好的,有基础疾病的,要看具体的原因。没有基础疾病的脾肾阳虚,通过健脾益肾的中药可以很好的治疗。对于那些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压力太大了,这类脾肾阳虚,单纯的吃中药可能没办法很快得到逆转,这一类要改变生活习惯,改变作息规律基础之上吃药会有效。对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脾肾阳虚,如果基础疾病很严重,这一类脾肾阳虚可能就很难调理了。
语音时长 01:21

2021-12-30

69053次收听

02:23
肾阳虚的主要症状
肾阳为诸阳之本,机体肾阳虚衰时,肾的温煦、推动、化气功能减退,人就会出现腰膝酸冷,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男性还会出现性欲下降、阳痿、早泄、遗精等问题。出现上述肾阳虚症状,需及时治疗,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如有遗精、早泄等症,则还需兼顾固摄,标本兼治。选药也应遵循这一思路,可以选择锁阳固精丸治疗肾虚导致的遗精、早泄。同时,患者在服用锁阳固精丸期间应节制房事,戒除手淫;忌辛辣食物,可以多食用补肾阳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等,不吃寒凉食物。
阳虚阴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效果好
如果存在着肾阴不足的情况,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比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或者有阴虚火旺的可以吃知柏地黄丸。如果存在着肾阳不足,可以吃金匮肾气丸和。如果阴虚、阳虚都存在的,根据阴虚和阳虚的哪个侧重不同,来调整药物的量。如果还是要吃成药,可以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同时吃,根据哪个症状多,阴虚多还是阳虚多,选择药的比例不一样,比如这一天阴虚为主,可能这一天吃两丸六味地黄丸,然后吃一丸金匮肾气丸,根据症状会有所侧重。如果是医生开汤药就比较灵活,医生会在每一味药里头的药量,或者选择药味有所加减,其实本身补肾的这些药,也是照顾到了阴阳两方面的,比如说到的金匮肾气丸,其实本身就是六味地黄丸补阴的药,又加了附子、肉桂这种补阳的成分,所以肾气丸本身里面既补阴又补阳。以补阳为主,像左归丸和也一样,都同样有很多补肾阴的成分,肾阳的成分然后侧重阴阳有所不同,所以阴阳都不足的,根据阴阳的侧重不同,来选择药量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55

2021-06-25

96291次收听

肾阳虚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般阳虚则寒患者表现出一些腰膝酸软、双腿乏力,同时伴有腰膝的怕冷、双下肢的畏寒,手足的冰凉等寒冷之象。所以临床治疗时经常给患者用温补肾阳的一些温热之品。肾阳虚常用的非处方类药物是金匮肾气丸。此外肾阳不足可能还会有一些表现,比如肾阳虚导致的大便泄泻无度,甚至水样泻,或者说是天不亮就跑去上厕所,排出来的大便里面还有不消化的食物,就可以用中成药叫四神丸。如果肾阳虚水泛肾出水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水肿、浮肿、尿小便不畅等表现。中药有一个方子叫做真武汤,可以温肾、助阳、利水。此外像有一些中药,比如像鹿茸、山萸肉、补骨脂、菟丝子,包括还有大家熟知的冬虫夏草等等,都具有补肾阳补肾气的作用。还有一些补品,像海龙、海马,还有羊肉、鹿肉也有补肾阳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7

58876次收听

女性肾阳虚吃什么好
肾阳虚会此起怕冷、腰膝酸软、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女性肾阳虚,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栗子、枸杞、菠菜、黑枣、黑芝麻、黑豆等食物,这类食物有补肾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
肾阳虚可以喝枸杞吗
肾阳虚是可以喝枸杞的。枸杞这种中药材性平味甘,不仅可以补肾养肝和益精明目,也可以缓解腰痛症状,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不管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可以用枸杞来调理。不过肾阳虚单纯,用枸杞调理效果不佳,还需要加用其他补肾阳的食物或者药物。
脾肾阳虚怎么治疗
脾肾阳虚的出现有着众多的原因,一旦在出现之后,也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也同样会有着很多的方法,能够有效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不容易会出现反复的发作,但是在选择中药治疗时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怎样区别肾阴肾阳虚
如果某人的背部和腿部酸痛,会考虑是肾虚的原因。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中医的概念,肾阳虚的患者面色苍白、怕冷、浮肿、腰酸、无力。肾阴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口干和腰酸、耳鸣、阵发性汗水、盗汗、舌红、苔藓少,可以通过症状区分。
肾阳虚阴虚区别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不足,虚寒内盛,表现出来的症候。肾阴虚是肾脏阴液不足,虚热内盛所表现出来的症候。肾阳虚和肾阴虚都有腰膝酸软的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有肾阳虚、阳虚则寒,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疼,畏寒肢冷,尤其以下肢为主,精神萎靡、面色恍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男子阳痿、女子不孕;或大便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者浮肿,一般以腰以下为主,甚至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喘咳。肾阴虚、阴虚则热,主要表现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等。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14

57850次收听

01:56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肾阳虚是在腰膝酸软的基础上,怕冷、关节疼痛、阳痿、易感冒或怕冷、痛经,还是很明显。肾阴虚,往往是有阴虚生内热的表现,包括口干、五心烦热、昏热、盗汗、阴虚内热的表现肾阴虚没有的。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这两个可能是共同的。所以肾阳虚往往是表现的比阳虚的症状更明显。肾阴虚甚至有些老年人能见到阴虚火旺。另外头晕、耳鸣,老年人这种阴虚的症状也很明显。
02:13
脾肾阳虚要怎么调理
脾肾阳虚在临床上是非常多的。因为肾为元阳,肾为一生阳气之本。我们脾肾和脾胃是先天之本。脾肾阳虚往往是同时见。首先从药物上讲,归附理中丸既有理中丸的温脾阳也有归附的温肾阳。另外从饮食上讲,脾肾阳虚的饮食宜忌也是比较多的。首先脾肾阳虚的情况或者说患者一定要多吃一些健脾助阳的或者说热性的食物为主,少用一些寒凉伤脾或者湿热之品,对阳气或者脾肾都有一些影响的东西要少用。另外有一些水果或者有一些调理饮食的方法或者说生活的习惯都要从补肾助阳方面进行考虑。
02:59
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脾肾阳虚是中医的一种证型,中医一般分为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胃气凝血辨证等辨证系统,脾肾阳虚属于脏腑辩证的一种,病位在脾肾,就是脏腑辩证在脾肾,病性是属于阳虚的证型。可以见于很多的病种,体质虚弱、或者是感受寒邪或者是久病耗损、脾肾的阳气,那么可以引起久泻不止,临床上常见的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习惯性便秘,也都可以出现此症。脾肾阳虚不光是可以见于腹泻、便秘、肾病等,也可见于其他疾病!治疗脾肾阳虚腹泻的中成药有固本益肠片、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对于脾肾阳虚便秘,可以用中成药便通胶囊。所以脾肾阳虚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手脚冰凉是肾阳虚吗
手脚冰凉也有很多种原因,在冬季手脚冰凉也有可能是因为冬季中人体的血液循环缓慢,由于外界温度过低不能及时调节温度导致手脚冰凉,也有可能是衣着过少导致的;如果在夏季手脚冰凉,并且在正常温度下感觉发冷的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肾阳虚,但也不排除压力过大在生理期等原因。
脾肾阳虚是什么内容
脾肾阳虚可以理解为既有脾阳虚,又有肾阳虚,脾阳虚是在气虚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四肢乏力、大便稀溏、怕冷怕凉等。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腰膝冷痛、下肢发凉、大便稀溏等。总之,脾肾是先后天之本的关系,相辅相成才能脾肾阳足。
语音时长 02:32

2018-09-29

54869次收听

02:26
什么是脾肾两虚
脾肾两虚可以理解为既有脾虚,又有肾虚。对于中医来说,脾为后天之本,吃下去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脾来运化吸收。肾为先天之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而脾肾两虚最常见于老年人,容易出现四肢疲倦乏力、头晕心慌、水液代谢异常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