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帕金森出汗多怎么治疗

59060次浏览

帕金森综合症本身就会有着一系列的症状,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出汗逐渐的增加,要想达到治疗的效果,首先就应该选择康复训练,也应该选择毛巾冷敷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应该选择多巴胺制剂,为有效控制病情,也可以直接选择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严重出汗的情况。

帕金森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对于病人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一旦在患有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必须要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时也有着很多不一样的方法,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会伴有着明显出汗症状,帕金森出汗多怎么治疗呢?
  一、康复训练
  帕金森综合症如果会明显的出汗,也可以选择康复训练的方法,即便是卧床休息的病人,也同样需要按时的翻身,也需要做好肌肤的护理,尽量的预防尿液的污染,而在被动活动肢体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选择关节的按摩,应该加强肌肉的按摩,能够有效延缓骨关节所出现的并发症
  二、毛巾冷敷
  帕金森综合症如果伴有着明显出汗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病情逐渐加重所引起,要想达到针对性治疗的效果,可以选择毛巾冷敷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就能够减少汗液的排出,也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效果。
  三、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出汗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选择多巴胺制剂,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应该选择具有营养神经的药物,能够有效的调理病情。
  四、中药治疗
  甘麦大枣汤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治疗方法,帕金森综合症病人总是会出现明显的气虚现象,这类的人群其实很容易会出汗,所以在服用药物时尽可能选择黄芪,黄芪就能够有效达到避免出汗的效果,而如果出汗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同样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其他的一些中药材,多种中药材放在一起之后,自然就可以达到更好的一种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的症状,达到增强作用的效果,不容易会出现问题。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人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患者在临终之前会出现症状加重,临终通常指的是生命结束,所有的患者在临终之前,都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帕金森患者在后期阶段时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加重,同时还会出现头晕疼痛加重,也会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所以对于临终前的症状,不能够一概而论。大多数属于病情症状加重的表现,需要配合医生给予合适的治疗,才能够缓解病情。帕金森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对于患者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只能够通过治疗来延缓病程发展,所以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尽快接受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10

58493次收听

老年帕金森治疗药物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的疾病,在人脑的中脑部位,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很多老人都得了帕金森病,据流行病学者统计,我国5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百分之一患有脑帕金森综合症,据此推算,我国有超过200万以上的人患有此病。那老年帕金森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帕金森病的日常锻炼
帕金森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5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甚至高达百分之一,并且由于病因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比较困难,很多患者在治疗帕金森的时候选择一下辅助治疗方法,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那么帕金森病的日常锻炼方法有哪些呢?
帕金森的运动治疗
德国沃尔法赫的帕金森症专科医院日前表示:运动有助于治疗帕金森症。特别是对年轻的帕金森症患者,有针对性的锻炼疗法与药物疗法同样重要。据德国《明星周刊》网报道,帕金森症患者越早接受运动治疗,取得的成效就会越大。因为患病初期,大脑的病变并非特别严重,这样的物理治疗可以激活健康的大脑神经细胞以便取代那些发生病变的细胞
治疗帕金森病的3类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类:1.药物治疗:帕金森病起因于基底节内、尤其是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减少导致与乙酰胆碱之间平衡失调有关...
青年帕金森治愈率高吗
在这个疾病丛生的时代,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帕金森这种病吧,老年人有很高的概率得这个病,这是一种神经性病变导致的病,那么现在的青年帕金森治愈率高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帕金森病导致的瘫痪可不可以治。
01:27
怎么预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可以改变。环境中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有诱发帕金森病的风险。帕金森预防的主要方法有:1、尽量避免接触环境中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2、尽量少接触重金属;3、部分药物可引起帕金森,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4、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5、适量的体育运动,比如下棋、打太极拳等。此外,茶和咖啡有助于减少帕金森病的风险。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每天喝3杯绿茶可以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维生素E、鱼油等可能对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1:38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后还用吃药吗
脑起搏器植入术因其微创、安全、有效,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疗效减退或异动症,经药物调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需要服药,目前手术的靶点有两个: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比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药量更多。因为手术后人和起搏器有适应的过程。在术后的早期一般不建议减药,一般等到疾病稳定以后,根据情况可以减药。
01:18
哪些帕金森病人可以做DBS手术
帕金森病发病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仅能维持几年蜜月期。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DBS手术主要是用于以前药物治疗疗效逐渐减退或者出现药物的副反应。对于震颤比较严重的这部分患者,手术应当适当提前。但如果出现了幻觉或者频繁的跌倒或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痴呆等,说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窗。最佳时间为病程5年以下,药物治疗不理想且病人强烈要求可放宽至病程已经满三年以下。一般,患者需要小于75岁,但是如果患者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也可以放宽手术年龄。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称之为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常常起病隐匿,缓慢发展。开始出现的症状多为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常常始于一侧肢体逐渐累及对侧,之后会逐步出现一些非运动性症状,包括感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多汗,流涎,排尿障碍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半数患者会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晚期会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幻觉等。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保护性治疗为主,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一旦诊断就应该及时给予比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愈。
语音时长 01:42

2019-10-31

55811次收听

01:34
为什么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以遗传易感性的内因和环境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为主。一、内因,有遗传易感性基因的人群是帕金森病的易患人群,患病的几率明显比普通人高,临床上多数帕金森患者是散发存在的,也说明还有其他因素。二、外因,即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心理因素、饮食、情绪、空气、脑部感染和部分疾病等。目前全世界报道的跟某一个突变基因相关的家族性的帕金森相对较少。
怎么护理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去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在留置期间一定要鼓励病人多饮水;还要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这都是为了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同时要锻炼膀胱的功能,及时的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这时可以防止尿液的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要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1:59

2018-10-16

56028次收听

02:26
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动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如果不需要,要及时拔除;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留置尿管期间多喝水;锻炼膀胱、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逆流、预防感染等;尽早拔除尿管。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目的。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二,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目的是避免泌尿系感染;三,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感染;四,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时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可以防止尿液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五,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帕金森的危害有哪些
帕金森的危害有患者运动迟缓,出现震颤、僵直等症状,会引起焦虑、抑郁的现象,也会出现吞咽、翻身困难等症状。帕金森病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帕金森病发病率非常高,还是有一定危害的。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14

60792次收听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后还用不用吃药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是需要服药的。在术后的早期一般是不要减药,等到疾病稳定以后,根据情况可以减药。目前手术的靶点有两个,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底核比苍白球内侧部可以减药量更多。因为手术后人和起搏器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14

6414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