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酸血症
高磷酸血症是指血液中磷酸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过量摄入含磷食物或药物等因素有关。
高磷酸血症通常由肾脏排泄磷酸盐能力下降引起,常见于慢性肾病晚期患者。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磷酸盐无法有效排出体外,导致血磷水平升高。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也会减少尿磷排泄,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抑制肾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过量使用含磷泻药或维生素D制剂可能直接增加肠道对磷的吸收。某些肿瘤溶解综合征或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由于细胞大量破坏释放细胞内磷酸盐,也可能引发急性高磷酸血症。
长期高磷酸血症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刺激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以降低血磷,但会同时引起血钙下降和骨代谢异常。血磷与钙结合形成磷酸钙沉积在血管、关节等软组织,可能引发血管钙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骨骼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因钙磷乘积过高引发转移性钙化,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甚至导致心律失常。
高磷酸血症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乳制品等高磷食物。建议选择低磷蛋白来源如鸡蛋白,蔬菜需焯水减少磷含量。烹饪时避免使用含磷添加剂,限制碳酸饮料摄入。肾功能不全者需定期监测血磷、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保持适度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磷排泄,但严重肾功能衰竭者需控制液体入量。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可改善骨骼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骨骼负担。出现皮肤瘙痒时可使用温和保湿剂缓解症状,骨骼疼痛明显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