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炎治疗中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0-12-1025283次浏览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胆囊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炎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常能够完全治愈。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较普遍地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着胆囊炎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误区,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那么,胆囊炎治疗中的误区是什么?

1.胆囊炎误诊为胃病

胆囊和胃、十二指肠紧密相邻,胆囊的神经支配、血液供应和胃、十二指肠的神经、血管出自相同的主干。因此胆囊病变引起的痛觉感受经胃、十二指肠相同的感觉神经主干传给人的大脑,加之腹部内脏神经定位的不精确,使胆囊炎引起的上腹部疼痛很难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区别,且常用的抑酸、止痛药对胆囊、胃、十二指肠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很多患者一直把自己的胆囊疾病当胃病治疗。

2.漏诊其他严重疾病,胆囊炎成“替罪羊”。

胆囊炎、胆囊炎的右上腹疼痛症状与肝癌、结肠肝曲癌引起的腹痛非常相似,临床上不少医生询问病史简单,容易满足于胆囊炎的诊断,依靠B超检查发现胆囊炎即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或术后才发现是肝癌或结肠癌,延误了早期治疗。因此,诊断胆囊炎需仔细与上述两种肿瘤区分开来,以免胆囊炎成了“替罪羊”。另外,胆囊炎的急性疼痛还需与急性心肌梗塞和右侧胸膜炎鉴别。

3.“静止型”胆囊炎“预防性”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并无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症状,无任何消化道症状,“静止型”胆囊炎对人无害,无需手术切除,所谓预防性切除更无理论根据。只有在胆囊炎并发胆绞痛、胆囊炎导致黄疸时对人才是有害的,此时才需要治疗。

4.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囊炎拒不手术

当胆囊炎并发胆囊炎时,因胆囊发炎而失去正常的储存和浓缩胆汁的生理功能,而有了异常的病理作用。第一,反复发炎,反复发生上腹疼痛的症状,使人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第二,胆囊一旦发炎单靠抗生素等内科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暂时消炎,但由于发炎所引起的胆囊组织改变,使胆囊反复发炎几乎成为必然。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总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病人,即一次胆囊发炎经内科保守治疗缓解后频繁发作,且发作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间隔期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重。第三,胆囊反复发炎,严重时可引起胆囊坏死、胆囊穿孔。一旦发生坏死或穿孔则可引起医学上称之为“急性腹膜炎”的病状,这种病状较之单纯性胆囊炎危害大的多,甚至有生命危险。第四,胆囊发炎时剧烈收缩将胆囊内结石挤入胆管引起胆管梗阻,此时被阻塞不能排至肠道的胆汁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黄疸”的症状,还可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第五,胆囊炎、胆囊炎反复发作还有癌变可能。因此,胆囊炎只要并发急性胆囊炎或者慢性胆囊炎,原则上说只有尽早手术切除已病变的胆囊,才是最合理、最彻底的治疗。

5.滥用消炎药物。

溶石治疗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应用鹅脱氧胆酸溶获得成功。但口服溶药物不易到达胆囊作用于炎症,直接将药物注入胆囊溶石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由于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多,目前溶石治疗已被国内外专业治疗胆囊炎的医疗机构所摒弃。因胆囊管细长且有螺旋瓣,绝大部分病人口服药物后不能将胆囊炎排出,甚至可引起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后果。目前市售众多胆酸类药物及中成药并没有此种溶石作用,但仍声称可治疗炎症,销路很广,其实往往并没有效果。

相关推荐

02:33
胆囊炎怎么治疗
胆囊炎的治疗分为内科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疾病的急、慢性及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由于急性胆囊炎起病急,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就应立即就医,如果没有其他合并症,可以考虑禁食、解痉止痛、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待病情缓解后,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合并有化脓性胆囊炎、坏疽穿孔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要尽早考虑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治疗的目标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有症状的患者如果不适宜手术,且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可服用熊去氧胆酸或鹅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也可以使用具有疏肝利胆、清热泻下功效的中成药,如胆宁片,胆宁片可以消除炎症,消退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均合适。如果患者还有嗳气、恶心、腹胀等症状,可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来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胆囊结石逐年增多或增大,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或怀疑出现癌变,要考虑外科治疗,切除胆囊。此外胆囊炎的发生与饮食关系密切,建议患者平时要按时按量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肥腻、油炸的食品。
01:59
为什么胆囊炎疼痛会放射到右肩部
胆囊炎疼痛放射到右肩部,主要是与胆囊的位置、胆囊炎发作时对于局部腹壁的刺激,以及神经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胆囊出现急性炎症发作时,胆囊周围的渗出会直接刺激到腹壁,而肋神经及脊柱位置分布在腹壁感觉神经,当这个感觉向中枢神经传导的时候,就会与肩背部的神经传导有一定的重叠,从而使人体感觉到以为是肩背部的疼痛。在胆囊炎相对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如果没有刺激到腹膜,胆囊本身的张力升高所导致的疼痛,同样也是因为神经传导区域的反射,容易让误以为存在肩背部的问题。
胆囊炎一旦得上会不会反复发作
很多人都是莫名其妙就发现自己得了胆囊炎了,自己饱受折磨,十分痛苦。建议大家平时对胆囊炎的病因有所了解,即使自己得了这种疾病也可以知道是什么原因得的,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接下来我们跟着胆囊疾病专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胆囊炎一旦得上会反复发作吗?
胆囊炎前期症状有哪些
由于人的生活压力比较重,业务比较繁多,大家往往忽视了胆囊炎这一疾病,轻者患有胆囊炎一般症状并不明显,但重者会表现出严重的后背疼痛,并且在生活中不敢吃辛辣及鸡蛋,那么,胆囊炎前期症状有哪些?
02:33
胆囊炎怎么治疗
关于胆囊炎的治疗,患者要注意发病次数和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患者判断自身右上腹痛,并伴有轻度发热,就是胆囊炎发作了。应该第一时间控制饮食,减少油腻或禁食油腻的食物,仅吃清淡的粥和蔬菜。同时服用解痉止痛、消炎的药物。如果经过服用药物和饮食调整等处理,病情没有好转,甚至仍在加重,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如果白血球迅速地增高,胆囊迅速地增大,甚至有渗出,那么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输液甚至手术治疗。
胆囊炎症状有什么
胆囊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右腹部疼痛、合并黄疸和结石、发热等等。一、右上腹的疼痛,可以伴有肩背部的放射。胆囊炎的腹痛有几个特点:1、夜间痛,容易这种半夜发作,尤其是凌晨的时候发作;2、容易在进食油腻的食物以后出现,腹痛的时候容易伴有肩内部的放射。二、除了腹痛之外,胆囊炎可能还会容易合并黄疸,主要原因是结石的形成。结石可能不只存在于胆囊里,还合并有胆管的结石,除了腹痛的症状以外,胆管的结石可能会引起黄疸。三、在胆囊炎发作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发烧,体温的升高同时伴有白细胞明显的升高。合并有腹痛、发热、黄疸的患者要考虑到胆管炎和胆囊炎的可能性,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某些病人来说,要尽早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6

50228次收听

胆囊切除后胆汁反流要怎么办
很多人都会担心胆囊切除后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胆囊本身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胆囊的存在与否对胆汁正常进入肠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当然胆囊切除之后由于胆汁不经过浓缩而进入到肠道,会引起包括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为特点的,胆汁反流是指胃肠功能紊乱,那么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包括肠液胰液等会反流到胃形成胃胀、胃酸、或者是反流到食管口腔而出现包括口苦、反酸、烧心等症状,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既需要关注胆道系统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胃肠道功能的检测,对于过多胃酸出现相应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可以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而如果出现胆汁相对不足,腹胀、腹泻、我们可以使用利胆补充消化酶和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1

54794次收听

02:40
胆囊毛糙有哪些症状
胆囊毛糙是超声底下的一个描述,就是指胆囊壁不光滑。常见的导致胆囊壁毛糙的原因有胆囊的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会导致胆囊壁的毛糙,但有时候胆囊壁很厚,毛糙的程度严重会预示着某些早期的恶性肿瘤。所以病情是否严重,关键还是看疾病的具体病因,毛糙只是一个影像学的描述。如果只是慢性胆囊炎又没有特殊的症状,那它就属于是不严重的,可以定期地随访,观察胆囊壁厚度的变化,平时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减少高脂胆固醇的食物摄入来控制胆囊壁毛糙程度的变化。但是如果胆囊壁毛糙的程度越来越重,甚至合并一些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症状,比如右上腹的持续的隐痛,伴后背部的放射性疼痛,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合并结石或其他表现,也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因为这种在慢性胆囊炎基础上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毛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癌前病变。
胆道感染反复发烧怎么办
胆道感染反复发热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纠正液体和电解质失衡,必要时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可用于纠正凝血障碍。同时需寻找病因,针对原发疾病诊断最重要。胆道感染按照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都可以引起反复发热。梗阻引起胆道高压,治疗上可能需行胆道减压和引流。内镜或经皮胆管引流和减压通常代替外科手术作为重症胆管炎的首选治疗。手术减压适用于内镜或经肝穿刺引流不成功或不可用患者。明确诊断后,根据病因选择胆总管切开取石、切除肿瘤等手术治疗。但在进行手术干预前必须控制胆管炎。无法切除癌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放置扩张金属支架引流胆汁。胆囊炎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简单病例通常在门诊治疗。复杂病例可能需外科手术。状况较差患者,可经皮经肝胆囊造口引流术。确定性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或放置引流装置。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27

67189次收听

03:46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患有胆囊炎避免摄入动物脂肪类食物。可以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选用清淡流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米汤、藕粉、蔬菜汁、米汤加蜂蜜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选择低脂半流质食物。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在20克到40克之间,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选用植物性脂肪,但应均匀分布在三餐膳食中,避免一餐内食用过多脂肪。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要禁食,可以使胆囊休息,利于疼痛缓解,为保证机体营养可以静脉补充营养,多饮水。
胆囊造影饮食要求
进行胆囊造影需要做好饮食安排,因为饮食不当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而在进行胆囊造影前一天就需要注意饮食,需要保证饮食清淡无脂肪并且是低蛋白的,在进行造影的当日是需要禁食的,做完了检查后可以看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饮食。
胆囊触诊的位置
胆囊触诊时,被检查者两腿屈膝,仰卧,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右侧。检查者将左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胸下部,并嘱咐被检查者放松。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等感觉,则说明有病变现象,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胆囊缩小的原因
胆囊体积缩小常见于胆囊管综合征,胆囊起着储存和浓缩胆液的作用,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萎缩,不仅是去了该方面的生理功能,没有作用了,还可能继发引起一些其他的病变。萎缩的胆囊可以引起腹痛,里面的结石可以压迫胆总管,对身体健康造成破坏。
胆囊炎的原因
胆囊炎是胆囊里的结石引发的疾病。当结石堵塞胆囊的出口会引发急性胆囊炎。所以预防胆囊炎,主要是要预防胆石的形成。如果患者不吃早饭,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不吃早饭,胆汁不容易排出,会使胆囊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有强烈的致炎作用,容易形成早期化学性炎症。胆汁潴留于胆囊,高浓度的胆盐或胰液会返流进入胆囊,刺激胆囊壁发生明显炎症变化,可能会诱发胆囊炎。早餐有利于排出胆汁中的胆固醇,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语音时长 01:45

2018-09-14

63263次收听

如何缓解胆囊炎疼痛
胆囊炎是比较急的疾病,因为胆结石梗阻在胆囊的出口,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不出去。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是上腹、右上腹向肩背部放射的比较剧烈的疼痛。患上胆囊炎应该及时就医,采用间苯三酚、6542等缓解痉挛,可以减缓疼痛。另外可以口服一些利胆的药物,如硫酸镁,让胆汁更容易排出来。主要是要靠药物来缓解疼痛。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14

588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