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有什么禁忌
秋季养生需避免过度进补、忽视防燥、贪凉受寒、久坐少动、情绪失调等禁忌。合理调整饮食起居有助于适应季节变化。
1、过度进补
秋季不宜盲目食用高热量滋补品,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胃肠负担,诱发消化不良。建议选择平补食材如山药、莲子,搭配银耳羹等润燥食物,避免人参、鹿茸等温补药材滥用。
2、忽视防燥
秋燥易伤肺阴,出现咽干咳嗽。须减少辛辣烧烤,增加梨、百合等润肺食物。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外出佩戴口罩防风沙。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3、贪凉受寒
昼夜温差大时仍穿短袖、睡凉席易引发感冒。应注意早晚添衣,睡眠时关闭空调,用薄被替代凉席。洗浴水温建议保持38-40摄氏度,避免冷水刺激。
4、久坐少动
秋高气爽时节应适度进行慢跑、太极等户外活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可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伸展运动。
5、情绪失调
秋季易出现悲秋情绪,可通过社交、园艺等活动调节。保证7-8小时睡眠,午后可小憩20分钟。烦躁时可练习深呼吸,每次5分钟,每日2-3次。
秋季养生需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建议22点前入睡。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可常喝红枣枸杞茶。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避开正午强光时段。出现持续疲劳、干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