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性酮症怎么治疗
饥饿性酮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碳水化合物、静脉输注葡萄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血糖等方式治疗。饥饿性酮症通常由长期禁食、过度节食、糖尿病控制不当、妊娠剧吐、消化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逐步恢复规律进食,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粥、面条,搭配少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高脂食物,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若存在糖尿病需同步控制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占比不低于每日能量的45%。
2、补充碳水化合物
急性期可口服葡萄糖粉15-20克或饮用含糖饮料,每2小时补充一次。持续呕吐者改用静脉补糖,初始按每小时5-10克葡萄糖速度输注。监测尿酮体转阴后改为口服维持,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低于150克。
3、静脉输注葡萄糖
适用于严重脱水或意识障碍患者,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加入氯化钠注射液纠正低钠血症。输注速度根据血糖调整,维持血糖在6-10mmol/L范围,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4、纠正电解质紊乱
常规监测血钾、血钠水平,低钾血症者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通过静脉补钾。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补液治疗需同步补充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
5、监测血糖
每2-4小时监测指尖血糖,糖尿病酮症患者需持续胰岛素泵治疗。使用血糖仪检测同时记录尿酮体变化,当尿酮体持续阳性超过24小时或出现深大呼吸时,应及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
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妊娠期患者需加强产前检查。恢复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燕麦片、南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出现嗜睡、呼吸深快等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