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风的位置和功效与作用
翳风是中医经络穴位之一,位于耳垂后方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聪耳开窍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头痛面瘫等病症。
1、位置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具体定位时可将耳垂向后按压,在耳垂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取穴。该穴位深层有面神经、耳大神经及颈外静脉分支分布,针刺时需注意避开血管神经。
2、疏风清热
翳风穴能疏散头面部风热邪气,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配合合谷穴、风池穴使用可增强解表清热效果,常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3、通络止痛
该穴位可疏通少阳经气,改善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经络阻滞性疼痛。临床常配伍太阳穴、率谷穴进行毫针刺法,留针15-20分钟,配合电针仪疏密波刺激效果更佳。
4、聪耳开窍
对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等耳部疾患,翳风配听宫穴、中渚穴可改善内耳微循环。可采用穴位注射疗法,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周治疗2-3次。
5、治疗面瘫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刺激翳风穴能缓解耳后疼痛,恢复期配合地仓穴、颊车穴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多用毫针平刺法,配合红外线照射或穴位敷贴治疗。
日常按摩翳风穴可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3-5分钟,配合热毛巾外敷可缓解耳周不适。注意避免用力过度导致局部淤青,孕妇及耳部皮肤破损者慎用。若出现持续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