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结核的预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02-2656447次浏览

肺结核的预后情况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这跟具体的治疗情况有关系,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的几率比较高,预后也就比较好。但是如果不规范用药过早停药,那么很容易加重病情,不利于治愈,甚至还有一定的致死率。

肺结核给人们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经过治疗以后的愈后情况也是患者和家庭比较关注的问题。早期的规范性的治疗预后比较好,治愈率高。如果不规范用药,那么预后是比较差的。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具体的预后情况吧。
  1、肺结核早治疗早治愈预后比较好
  肺结核这种疾病一般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在早期,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诊断,并且及时的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预后都是比较好的。特别是第1次发病时,只要经过规范的治疗,治愈率要达到85%以上。即使是复发的结核病患者,治疗比较规范的情况下,治愈率也可以达到75%。只要彻底治愈,预后是比较好的,不会影响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一般不会出现不良的反应。肺结核越早治疗,治愈的几率就越高,所以平时一旦出现咳嗽、痰多、发低热等不良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越早查明治疗,越有利于身体健康。
  2、肺结核如果不规律治疗预后较差
  肺结核一旦发病,治愈的时间是比较长,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治愈。这一时期如果不规范用药,感到自己的症状减轻了,就自行盲目的过早停药。那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耐药性同而使得肺结核更加的难以治愈。如果长时间的保持肺结核的痰菌是阳性的,而且没有进行正规的治疗,那么肺结核的预后是比较差的,5年之内的死亡率比较高,达到50%左右。所以肺结核如果不进行规律的治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死亡。因此平时在治疗时一定要按照医嘱,按照药物的用法用量来坚持服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肺结核只要进行了积极的规范化的治疗,预后都比较好,但是如果早期过早停药,预后是比较差的。所以在得了肺结核以后,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

相关推荐

03:09
打完肺结核皮试为什么不能碰水
打完肺结核皮试不能碰水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会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刚做完皮试碰水会导致患者针眼部位出现局部的感染。一般情况下,临床上规定做完肺结核皮试以后,72小时以内是不能碰水的。患者在打完肺结核皮试以后72小时以后,如果患处没有出现红肿和硬结的症状,就可以排除患者患有肺结核的疾病。患者在打完肺结核皮试的72小时,饮食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也不要吃海鲜,避免因乱吃食物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03:24
怎样排除自己不是肺结核
肺结核很难排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如果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病史,而自己又出现低热、干咳无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出现消瘦、乏力或潮热盗汗等症状,需要进一步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肺结核属于呼吸道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如果周围的人呼吸张口,或者偶然碰到、接触到眼睛表面黏附,也能够造成感染。怀疑肺结核的患者,可进一步做肺部CT痰找结核菌、Xpert结核快速分子检测、结核菌素皮试、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试验,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结核会有胸腔积液吗
严格来说,单纯的肺部结核杆菌感染是不会合并胸腔积液的。因为胸腔积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胸膜的结核杆菌的感染,但是肺结核常常合并有胸膜的结核杆菌的感染,所以,如果肺部、支气管,肺泡被结核杆菌感染的同时,胸膜也被结核杆菌感染了,它会出现肺结核合并胸腔积液的情况。如果说单纯的只是支气管或者是肺泡感染了结核杆菌,而胸膜没有结核杆菌感染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出现胸腔积液的。从治疗和传染性来说,肺结核是有明确的传染性,而如果单纯的胸膜被结核杆菌感染而不合并肺结核的时候,叫结核性胸膜炎,时候其实是没有传染性的。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20

92884次收听

03:12
怎样排除自己是不是(肺)结核
临床中诊断一种疾病,基本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再有一些检查,包括实验室的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如感染结核,有些可能是隐性感染,无任何症状,比较显性的,尤其症状较重的。首先全身表现像肺结核,看是否有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症状。其次局部症状多数是咳嗽、咳痰,甚至会有咯血,伴有胸疼,多数是病变累及到胸膜出现症状。其他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像胸部CT非常重要,实验室检查血像一些结核干扰素释放试验、血沉等,还有如果查痰,痰里找到结核菌,就可以明确诊断。
肺结核病是怎么得的
肺结核病获得有以下几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是由于接触到肺结核排菌者,通过飞沫传播,吸入结核菌微滴,还有就是通过消化道、皮肤等其他传播途径感染的结核菌;还有些患者既往曾经感染过肺结核,由于原发病灶再次出现活动、复发而造成的内源性复发。除此以外肺结核的发病还与患病者的营养状态、自身抵抗力、免疫功能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结核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对于排菌肺结核患者应尽早进行隔离治疗,按规范处理其痰液,避免造成周围人的感染。
语音时长 01:05

2021-03-08

102036次收听

肺结核治愈的标准
很多人认为患上肺结核并没有什么,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这种疾病在患上之后,就会影响到患者的肺部健康,而且还会有死亡的可能,我们需要将肺结核重视起来,多去了解一些关于肺结核疾病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看肺结核完全治愈的标准。
做肺结核皮试肿了怎么办
做了肺结核皮试后,皮试部位出现肿胀,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反应,不要过于惊慌。此时不能用药物涂抹皮试部位,也不能用手抓挠皮试部位,以免影响肿胀的恢复,也不利于最终的结果判读。肿胀也可能和过敏有关,出现肿胀后,可以就医检查,进行相关治疗。在进行皮试结果观察时,如果皮试部位有硬结,并且大于两厘米,一般认定为皮试结果强阳性。患者需要进行痰培养等进一步检查。疾病确诊后,需要遵医嘱服用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防护,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11

2020-11-26

59718次收听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有哪些,每个了解结核病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普通百姓如果得了结核病那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看医生,而最终目的是拿到治疗肺结核的药,那么这些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到底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解密吧。
继发性肺结核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继发性肺结核的好发人群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曾经感染过肺结核后治愈又复发的十二岁以上儿童和少年群体。另外一类是因接受大型手术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免疫功能低下者。
耐多药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经过治疗后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治愈,制定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用药史,尽量用药敏实验结果来指导用药,我国是耐多药肺结核的高发国之一,一旦确诊为肺结核,应当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耐药结核发生的几率,积极进行药敏实验,一旦发现耐药肺结核,要及时合理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是耐药结核病的一种,指结核患者至少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或两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必须要有痰结核菌药敏实验才能确诊,是严重的结核病耐药类型。据估计全球耐多药肺结核大约有100多万例,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的治愈力低,死亡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昂贵,传染的危害性更大。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0

58999次收听

肺结核的分型
肺结核可以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它肺外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Ⅰ型是原发性肺结核。它是初次感染结核所致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Ⅱ型是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它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是继发性肺结核。是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肺结核。Ⅳ型是结核性胸膜炎。它可以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Ⅴ型是其它肺外结核。按部位和脏器命名,如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等。
语音时长 01:20

2019-09-04

58811次收听

01:58
肺结核严重吗
具体严重与否需要根据肺结核的不同类型,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具体分析。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般当感染病菌时不会直接表现出病症,而是当身体的抵抗力出现异常时才会引发病症。如果发现及时,及早治疗就会治愈。所以发现肺结核需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肺部病变不断扩大,结核菌可能通过支气管、血液或淋巴管播散,造成肺结核加重,并可引起自发性气胸、脓气胸、肺心病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其它脏器出现结核。
01:59
肺结核的潜伏期
部分急性发作的肺结核患者,潜伏期通常都比较短,大概是一个月左右,而如果是慢性发作的肺结核,潜伏期可以为两到三个月。有的人感染后,可能等到若干年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病,甚至有部分患者终身不会发病。肺结核的潜伏期是指从感染结核杆菌到发病的时期。潜伏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潜伏期时间长短由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力、感染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来决定,因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而不同。如果感染的结核菌量较多,易感人群的身体素质较差,接触后可能很快就会发病。
小儿肺结核症状
小儿肺结核在发病之后出现的最明显症状就是持续性低烧,严重时可导致高烧不退,同时也会有萎靡不振、睡眠不安以及面部潮红等神经系统症状。而部分患者则会有食欲不振和疲乏无力的慢性中毒症状,并会伴随有咳嗽咳喘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妊娠合并肺结核药物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合理选用肺结核治疗方案,可使治疗达到95%以上,且疗程逐渐缩短,为使抗结核药等治疗发挥最大作用,须遵循早期用药、联合用药以及规则全程治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