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急性脑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脑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非感染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病毒性脑膜炎可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需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真菌药物。寄生虫感染需使用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
2、降低颅内压
急性脑膜炎常伴随颅内压增高,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严重时可进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但需注意防止脑疝发生。使用脱水药物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细菌性脑膜炎,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激素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疗程通常不超过3-5天。
4、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抽搐发作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控制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足够热量和营养摄入。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5、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引流。部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可能需要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手术适应证需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决定。
急性脑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预防方面应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14
02:00
02:23
01:36
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