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出现黄疸怎么办

53664次浏览

黄疸可以分为肝前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肝后性黄疸,肝前性黄疸适宜于激素治疗;肝细胞性黄疸则适宜于抗病毒治疗以及保肝、护肝治疗;而肝后性黄疸比较严重,一般是由于肝胆结石所致,所以在治疗上首先应该解除发生梗阻的部位,之后进行对症性支持治疗。

黄疸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肝功能出现异常,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所致。黄疸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是患者的皮肤、眼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黄,严重时小便也会出现发黄的现象,黄疸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出现。那么,出现黄疸怎么办?
  一、肝前性黄疸
  有溶血性贫血所致的黄疸称为肝前性黄疸。番茄性黄疸病情往往发展比较急,若是在发病之后症状没有及时改善,病情会严重的恶化,因此对于肝前性黄疸一般性的治疗手段效果不明显,需要给予激素治疗。但是激素治疗属于应激性治疗方法,在选择激素治疗前需要评估激素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问题,提前预防副作用问题的发生。
  二、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由于病毒性肝炎,致使肝功能出现损伤诱发的黄疸。另外,过度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肝炎以及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致使的药物性肝炎,也会致使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肝功,进而导致肝细胞性黄疸疾病的发生。肝细胞性黄疸在治疗方面主要适宜于抗病毒治疗。不过,对于药物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再指出诱发病因之后要进行保肝治疗。
  三、肝后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一般是由于胆总管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胆结石致使肝功能排泄出现障碍而诱发的黄疸。肝后性黄疸治疗方法更为特殊,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解除发生梗阻的部位之后进行对症性支持治疗。
  黄疸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有关,所以预防黄疸疾病首先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少吃一些伤肝的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避免戒掉烟酒,以及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以免肝部出现损伤。

相关推荐

03:07
孩子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病态或环境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病态原因:首先,如果孩子面色发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贫血。所以,如果孩子面色发黄,要检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血红蛋白的下降。另外,可能是存在黄疸,这是指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使孩子出现皮肤发黄。此外,可能是营养不良,这常和贫血有关。二、生理性原因:和食物摄入有关,孩子吃了较多黄色食物,如南瓜、橘子等。三、环境原因: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在外出时没有做好防晒的处理。所以需要结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引起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帮助孩子们缓解症状。
03:00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偏高是怎么回事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合起来就是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我们称为黄疸。直胆和间胆都高,如果它的程度是同等程度的,首先考虑肝细胞性的黄疸。排泄的肝外胆道梗阻也可以出现黄疸,但这个梗阻性的黄疸是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肝细胞的病变,如病毒性肝炎等。肝病包括有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庚等这些肝炎,还有酗酒,有的病人自服一些抗感冒的药物也可导致急性肝损伤。抗结核的药物,还有一些化疗药物,肝癌,还有肝硬化等都可以出现胆红素的增高。
尿胆原1+33严重吗
根据尿胆原1+33的结果不能说明是否严重。尿胆原的全称是尿胆素原,胆素原是由于结核胆红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代谢产物,尿胆原是经尿液排出体外的胆素原,正常情况下是阴性或者是弱阳性,当尿胆原1+33时说明尿液当中的胆素元含量比较高,多意味着患者出现了黄疸性疾病,比如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病情具体是否严重,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来综合进行分析,比如肝胆B超,或者是腹部CT,以及肝功能检查等。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表现,以及医生对患者的查体检查来综合分析。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22

81472次收听

如何防止黄疸的发生
大家知道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想要避免疾病危害,大家需正确的了解这个病,并且找到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疾病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什么呢?
黄疸的治愈率高吗
黄疸这种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情况时家长们千万不要慌忙,盲目就医,要及时的到大医院接受治疗。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对孩子进行治疗,那么黄疸的治愈率高吗?其实黄疸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不过一定要选对治疗办法,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些吧。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什么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什么,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比如说以前很少见的黄疸现在变得非常常见,几乎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新生儿黄疸指数都不正常,那么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黄疸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很多的家长对于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该病发生以后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孩子刚刚出生,抵抗力还特别的弱,所以任何的疾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特别可怕,下面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该病的引发原因。
02:26
如何降低总胆红素
针对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原因,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生理性的黄疸,像新生儿黄疸,或者某些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胆红素轻度异常,是不需要任何治疗,定期检查就可以。如果是造血系统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需要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贫血的发生。对于肝脏或者胆道系统出现明显的胆红素异常,往往提示疾病比较严重。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像重症肝炎,肝硬化等,需要加强保肝药物治疗,同时采取一些对症的退黄治疗。如果胆道系统梗阻出现胆汁反流导致的胆红素升高,最直接的治疗措施就是解除胆道的梗阻,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恢复胆道的完整性。
02:22
什么是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型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肝内通过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可以溶解于水,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异常往往说明肝脏细胞在处理胆红素之后以及胆道排泄过程当中出现了障碍。对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在化验单上会看到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胆管炎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异常;而溶血性疾病或者肝细胞性黄疸往往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02:26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在肝脏合成以及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像肝细胞性的黄疸,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脏肿瘤而出现明显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如果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胆道梗阻,同样也会表现为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称为外科性的黄疸或者叫梗阻性的黄疸。胆管的堵塞可以由于胆管结石,胆管炎症,异物,寄生虫,或者胆道系统的肿瘤以及一些其他相邻器官,包括胰腺,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还有某些内科疾病,像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同样会引起肝内小胆管胆汁的排泄障碍,从而引起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新生儿白眼球发黄怎么回事
新生儿白眼球发黄可能是患上了黄疸所引起的,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消退,所以家长一般不需要特别担心;如果患上了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的治疗,以免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即痊愈。而病理性黄疸则需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30

59787次收听

什么是rh溶血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30

58878次收听

黄疸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生理性黄疸比较轻,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发生核黄疸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患者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30

58534次收听

喝葡萄糖水能预防黄疸吗
喝葡糖糖水不一定能预防黄疸。若是因为孩子能量不够,奶水不足,或者是吃奶不好所导致的,喝葡萄糖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对于感染或者是溶血,或者是肝酶活性不强,或者是胆道闭锁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的黄疸,喝葡萄糖水是没有任何预防作用的。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30

6171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