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护理黄疸的好方法

27795次浏览

护理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光照时间、监测胆红素水平、遵医嘱用药、必要时蓝光治疗等方式改善。黄疸可能与母乳喂养不足、胆红素代谢异常、溶血性疾病、肝胆系统发育不全、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增加喂奶量,每次喂养间隔不超过3小时。喂养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减少腹胀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尿液应达6-8次,大便至少3-4次。

2、增加光照时间

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自然光,每日进行2-3次日光浴,每次10-15分钟。需注意保护眼睛及会阴部,避免阳光直射。室内光照疗法需使用专业蓝光灯箱,照射距离保持30-50厘米,治疗期间定期翻身保证照射均匀。

3、监测胆红素水平

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每日1-2次,记录数值变化曲线。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12mg/dl或早产儿超过10mg/dl时需就医。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变化,从面部扩展至躯干、四肢提示程度加重。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低等表现应立即就诊。

4、遵医嘱用药

苯巴比妥片可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利胆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使用白蛋白注射液可结合游离胆红素,严重溶血时需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剂量使用,避免自行调整。

5、蓝光治疗

当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阈值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时需住院光疗。治疗期间佩戴眼罩及尿布,每4小时监测体温。光疗可能引起皮疹、腹泻或脱水,需适当增加液体摄入。停止光疗标准为胆红素降至安全范围且持续稳定12小时。

保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有助于新生儿代谢稳定。每日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脐部及皮肤清洁。母亲饮食应避免高脂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黄疸消退后仍需随访1-2周,观察有无反弹。出现发热、抽搐、高声哭闹等异常表现时须急诊处理。

相关推荐

黄疸如何治疗
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缺陷、感染等因素引起。
黄疸指数18是不是必须住院
黄疸指数18针对儿童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新生儿出现了这种黄疸指数超过了18,是一定要进行积极的就诊,考虑是否出现了一个病理性的黄疸,也要进行进一步的一个检查和治疗。如果成人的话,黄疸指数是18的话,要看看这个黄疸指数指的是哪一项,因为对于黄疸有三个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话,是由直接胆红素加上间接胆红素这样的一个指标之和,如果超过了18他只是一个轻微的升高,也是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的,包括这种生化的检查,看看一个肝功以及各项胆红素的一个指标的情况,另外也需要做影像学的相关的检查,包括肝脏和胆系相关的一个b超,或者是ct,核磁,看看有没有肝胆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果是都没有这些问题的话,是不需要进行药物的相关处理的,定期监测黄疸的指标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60573次收听

03:14
什么是婴儿黄疸
婴儿黄疸主要是由于孩子体内的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从而导致孩子出现皮肤、黏膜,包括脏器的一些黄染。大部分孩子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孩子是生理性黄疸,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等待自行消退就可以。病理性黄疸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发病或者诱因的存在而引起的,比如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或溶血病,或甲功异常,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吃母乳,导致孩子存在母乳性黄疸。
03:11
总胆红素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总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高就叫黄疸,偏高有三种病因:一是溶血。二是肝细胞本身的病变、肝病。三是肝外的胆管的梗阻。首先,如果溶血增多,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夜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就可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其次,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还有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病人,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此外,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于肝外胆道梗阻,像结石、肿瘤、胆道蛔虫等等,病人也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和结合胆红素增高。
01:54
黄疸乙肝会传染吗
黄疸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体液,还有母婴传播。乙肝也不是100%会传染,还是要跟携带者的病毒载量,与他是否有强传染性有关系,而且也和被传染者的身体状况,抵抗力的情况,是否身体里有抗体,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的疫苗有一定的关系,当身边有乙肝患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监测他乙肝的载体量,有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同时跟他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也要定期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表面抗体的检测,避免和减少接触后的传播。
02:03
不拉屎能排黄疸吗
不拉屎也可以排黄疸。胆红素是由肝脏合成来进行分泌的,它可以通过胆管系统来排到肠道中,胆红素转变成粪胆元排出体外,部分的胆红素可能通过肠道的粘膜儿进行重吸收,通过肠肝循环又回到血液系统,回到肝脏,还有一部分会进入到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胆红素升高之后,大部分的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测,当尿中胆红素升高反过来会提示出现了问题,有可能会出现肝胆系统方面的疾病,需要进一步的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1个月的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1个月的宝宝有黄疸,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黄疸,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的表现,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导致,这时可以先停止母乳喂养,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如果黄疸消退后,可以再次尝试母乳喂养,如果黄疸再次出现,就是母乳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让孩子多晒太阳,能够促进黄疸尽快消退。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考虑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抽血做肝功能检测,然后进行照蓝光治疗,大概一周左右就会逐渐缓解。
语音时长 01:09

2021-06-07

109840次收听

01:36
孩子皮肤发黄就一定是黄疸吗
孩子皮肤发黄不一定就是黄疸,因为发黄只是颜色的改变,黄疸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孩子色素沉着,其实在临床也是比较常见的,吃了好多的南瓜或者胡萝卜,吃上一星期之后也是全身都发黄,这就不是黄疸,这是因为外界摄入色素太多从而导致的皮肤的发黄。还有的孩子皮肤发黄是由于贫血,血色素比较低,因为重度贫血的孩子也可以出现皮肤发黄的这种表现。所以,孩子皮肤的发黄,必须到医院去让医生判断是黄疸还是其他原因。
黄疸做哪些检查好呢
很多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偏高的情况,黄疸对孩子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治愈的,而病理性黄疸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定要对症下药积极的治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检查发放,一起来了解一下。
哪些原因造成了黄疸
黄疸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发生黄疸的病因有多种,主要是因为某些特定的疾病所导致,比如尿毒症或者乙肝等,由于黄疸是身体出现疾病的一个警示信号,所以广大朋友们要多加重视。现在就跟大家介绍一下黄疸的病因有哪些,希望大家多加学习。
应该怎么护理黄疸呢
生活中有许多新生儿在干出生的时候会有黄疸的现象,多数会在几天之后自行退去。但是在这期间需要家长做好相关的护理。下面给大家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供大家参考。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黄疸18严重吗
黄疸18是比较严重的,一般超过15mg/dL说明是比较高的,就需要及早的控制,超过数值越来越高,情况是很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危险。建议检查以后才去治疗方案,可以采取照蓝光治疗,也可以选择换血治疗,让身体得到好转。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新生儿期和新生儿后期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是黄疸的迁延不愈,这种黄疸一般程度和进展都不是很明显。相对在其它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当然需要密切的观察。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特殊的神经系统异常,如果食欲、精神状态和活动都没有什么特殊表现,可以观察到生后两周到四周,看黄疸消退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
语音时长 01:07

2019-04-26

59218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不需要外部干预,也可以自愈。而病理性黄疸的病情发展较快,一天之内,黄染的程度会加深很多,而且病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不及时治疗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30

52713次收听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