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通过戒烟、呼吸训练、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氧疗等方式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职业粉尘接触等原因引起。
1、戒烟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和肺泡。患者需完全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戒烟后气道炎症可逐渐减轻,咳嗽、咳痰症状会明显改善。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戒烟计划,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门诊帮助。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帮助改善肺通气功能。每日进行2-3次呼吸操训练,每次10-15分钟。吸气时用鼻缓慢深吸气,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呼气。长期坚持可增强膈肌力量,减少呼吸功耗,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3、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鱼类、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后膈肌上抬加重呼吸困难。
4、预防感染
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手部卫生。出现发热、脓痰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诱发急性加重。
5、氧疗
对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生存质量。每日吸氧时间需达到15小时以上,氧流量通常调节为1-2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维护设备,保持鼻导管清洁。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诱发支气管痉挛。根据心肺功能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肺功能,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家属应学习急性加重识别方法,备好应急药物,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立即送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慢阻肺
- 2 引起慢阻肺是怎么得的
- 3 慢阻肺严重吗
- 4 慢阻肺怎么得的
- 5 什么是慢阻肺?
- 6 慢阻肺是怎么引起的
- 7 慢阻肺应该注意的问题
- 8 慢阻肺是怎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