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核具有止咳化痰、消肿散结、润肠通便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咳嗽痰多、淋巴结肿大、便秘等症状。枇杷核含有苦杏仁苷、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需经专业炮制后使用,未经处理直接食用可能引起中毒。
1、止咳化痰
枇杷核中的苦杏仁苷在体内水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可抑制咳嗽中枢,缓解支气管痉挛。适用于风寒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状,常与桔梗、杏仁等配伍使用。需注意苦杏仁苷过量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2、消肿散结
枇杷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外敷可缓解乳腺炎、淋巴结结核等引起的局部红肿。传统用法是将炒制后的枇杷核研磨成粉,用醋调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
3、润肠通便
枇杷核富含油脂成分,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适合老年性便秘或产后肠燥。可配伍火麻仁、郁李仁等润下药材,但脾虚泄泻者禁用。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避免腹泻。
4、抑菌抗炎
枇杷核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成分可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多用于辅助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抗氧化
枇杷核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人体应用尚需更多研究验证。不建议自行采集鲜核食用。
使用枇杷核时应选择炮制过的成品,避免直接咀嚼生核。日常可配伍雪梨、川贝等食材炖煮,但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出现口唇麻木、心悸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储存时需防潮防蛀,置于阴凉干燥处,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