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正常白细胞值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0-03-2353865次浏览

白细胞的数值明显的增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正常人的白细胞都是在4000到1万微升左右,如果明显的偏高是因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又或者是血液疾病,过敏因素,中毒因素,另外在经过严重损伤之后,也可能会导致白细胞明显的增加。

白细胞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我们抵抗疾病,如果白细胞明显偏低,也就意味着抵抗能力快速的下降,一旦在出现病菌时,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所以了解到白细胞的数值也非常的重要,如果你在平时检测时发现白细胞明显异常,也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治疗,那么正常白细胞值是多少呢?
  一、正常白细胞值是多少呢?
  正常人白细胞的数值是在4000到1万微升,而其中,中性粒细胞大概是在0.5左右,单核细胞占据0.03,淋巴细胞占据0.4左右,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或者是不一样的时间,血液中的白细胞也会有着一定的变化,如果超过1万个,这就说明是白细胞增多,如果低于4000个,这就说明白细胞减少。
  二、白细胞增加是怎么回事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有一些细菌在人体感染之后就会导致白细胞增加,譬如化脓性球菌自然就会导致全身性感染,比如化脓性脑膜炎阑尾炎,肺炎又或者败血症等等。部分的病毒感染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偏高,比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液疾病
  白血病人也会导致白细胞数值快速的上升,和正常人比较更是直接超越几十倍,这也是白血病的一大危害,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白细胞增多都是因为白血病所造成。
  过敏
  药物过敏,急性变态过敏,又或者是输血过敏,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的数量逐渐的增加,这并不需要过于的重视,只需要选择抗过敏治疗即可。
  中毒
  重金属中毒,药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这一类中毒的现象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增高,这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也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正确的处理,否则也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严重损伤
  急性出血,经历大手术又或者炎症创伤,这一些情况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明显增加。

相关推荐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骨髓的详细的检查,包括基因染色体等等的测定,确诊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疾病引起血小板的增高,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增加。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可以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通过分泌释放某些类似血小板生成素的细胞因子,刺激骨髓造血,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30

75880次收听

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外周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其中一项就是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粒细胞比值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感染。在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粒细胞的升高,会出现发热、C反应蛋白的升高,同时还伴有感染灶本身的一些表现。比如呼吸道的感染,就是咳嗽、咳痰的表现。消化道的感染就有腹痛、腹泻的这些变化。泌尿道的感染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原因还能引起粒细胞升高,比如一些应激状态,也就是一些比如严重的创伤,在手术以后,在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时候会出现这种应激反应。这时候在体内储备的中性粒细胞,会迅速的释放到血里来,引起白细胞总数特别是粒细胞总数的很明显的升高。把应激控制以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就会迅速恢复正常。除此之外,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甲状腺的疾病、一些肿瘤也都可以引起粒细胞的升高。除了这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以外,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的白血病也可以引起粒细胞比值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63403次收听

血清淀粉样蛋白a240严不严重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一种炎性疾病急性反应期间的特异性指标,正常值在100以内,当人体遭受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发严重时,肝脏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会有升高。如果目前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数值在240左右,应该是比较严重的,此时算是明显升高,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第一,最常见于的就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新生儿脓毒血症、菌血症;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或者消化道感染,都会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各种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都会造成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通常在感染后6-8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积极抗感染或者抗病毒治疗7-10天后,该急性相蛋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第二,移植排斥反应,如肾脏移植手术后,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第三,肺结核病人也会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此时也会伴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午后盗热、夜间盗汗、刺激性咳嗽、咳嗽带痰等。第四,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会呈现慢性升高状态。第五,冠心病的活动期,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94717次收听

总蛋白偏高什么意思
总蛋白的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是60-80g/L,如果检查结果总蛋白定量超过80g/L就是总蛋白偏高。总蛋白主要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其中球蛋白是在免疫细胞中的合成,主要是B淋巴细胞内合成,是衡量免疫功能高低的标志。而白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能够反映肝脏的健康状态,一些肝脏疾病造成肝功能损伤是,白蛋白的合成会下降,此时白球比会倒置。总蛋白升高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血清水分减少后血液浓缩,造成总蛋白相对偏高,因为血容量下降,单位容积的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多见于一些导致脱水的状态,如病毒感染造成高热的病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后病人,大量呕吐或者腹泻的病人,如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情况。第二,球蛋白升高的疾病造成总蛋白量升高。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造成球蛋白的明显升高;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的疾病,也会伴有球蛋白的升高,从而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偏高。此外如果有病毒、细菌急性感染,B淋巴细胞分泌的球蛋白也是增高的,此时还有超敏C反应蛋白等急性相蛋白升高,所以总蛋白量也会升高。
语音时长 01:48

2021-12-30

64629次收听

03:07
出血止不住是什么病
出血止不住可能是以下情况造成的:第一,血管破裂,例如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特别是较大动脉破裂,有时会造成短时间内出血不住的情况;也可以是手术后结扎的血管滑脱,造成出血现象。这种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一定要尽快按压止血点暂时止血,送往医院进行积极的救治,找到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或者结扎止血,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药,同时尽快手术治疗。第二,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过度使用,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出血不住的状态,使用这些药物期间要定期进行凝血常规的检查,同时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一定不能过量服用。第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由于凝血因子的异常造成凝血机制的异常,在外伤后可能会发生出血不止的情况,难以治愈,主要是预防各种可能出血的状态,出血后积极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的治疗。另外白血病也会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第四,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后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吐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造成便血等。第五,一些特定部位的出血,如鼻腔出血不住,可能有鼻腔的肿瘤,如鼻腔的出血性息肉或者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需要进行检查寻找原发病。
02:49
血常规wbc正常值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02:36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什么原因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急性炎症反应,当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急性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包括细菌感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急性炎症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较大,但是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不太明显。第二,可见于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等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可以用于鉴别一些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需要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起来综合判断,对于确诊炎症的类别有一定帮助。
01:35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是什么意思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并不针对某一种疾病。以下情况可以出现单核细胞的绝对值偏高:一,最常见的是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可以看到单核细胞的比例偏高。二,一部分放化疗的病人,在血象由低点向正常恢复的时候,也往往见到单核细胞比值一过性的偏高。三,很多的药物、剧烈的运动也能引起单核细胞的比值偏高。四,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急性白血病或者慢性白血病也能引起单核细胞比值的升高。这部分升高单核细胞,往往是病理性的单核细胞。所以建议大家发现单核细胞长期的升高,到医院血液科就诊。
03:15
吃了黄体酮有点状出血还要继续吃吗
点状出血是指皮肤的点状出血。皮肤的点状出血,实际上是非常轻的一种出血表现,需要观察出血表现与止血相关的指标是否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实际上不会影响到血小板或凝血功能,那么可能正好是两件事情合并在一起出现。所以,点状出血并不是一种很严重的出血情况,应该不影响药物服用。若出现点状出血,需检查一下是否有造血系统的一些问题,首先要去查个血常规,观察血小板的数量是否正常,也要同时观察白细胞的分类,有无异常的问题。
血常规白细胞高严重吗
血常规白细胞高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血常规检测只是最基本的检测,其中显示的白细胞高可能只是由于身体出现的炎症引起的,甚至有可能是由于肺疾病因素导致的,如果要进行确诊,还需要做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要注意预防感染,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平时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另外还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高钾、高盐的食物。动静脉瘘的通畅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观察。
血液化验单怎么看
通过观察血常规中的参数,例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各种分类,可初步判断机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判断人体健康状况。血色素是判断贫血的指标,根据血色素的数量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低度、极低度。
嘴唇发白怎么回事
嘴唇发白的原因有天气太冷、血红细胞不足、用力过度、胃肠虚寒、消化不良等。一、天气太冷。冬天天气寒冷,好似空气中每一个分子都是带着寒意的。嘴唇周围的毛细血管开始收缩,从而导致嘴唇发白;二、血红细胞不足。除了天气因素外,人的嘴唇发白,还可能是体内的血红蛋白不足所导致的,比如平时有贫血等症状;三、用力过度。嘴唇用力过度,也可能导致嘴唇短暂性的发白,但这种情况持续时间短,容易区分;四、胃肠虚寒。从中医上说,口唇和体内的脾胃有直接的关系。脾胃不好,嘴唇也会发白。如果胃虚寒,会出现下嘴唇发白;五、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嘴唇会出现长期发白,可能出现嘴唇干燥。
语音时长 01:45

2019-09-16

54450次收听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另一种是病理性。前者一般无大碍,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人一天血小板数值是会有轻微波动的。而病理性血小板数值如果不持续降低,需要去医院看病,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等造成的。
铁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铁蛋白是一种负责储存体内铁元素的蛋白质,其低下常常提示身体中铁元素不足。铁蛋白低,可能是妊娠、过度运动、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