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缺血性的肝炎

51377次浏览

严重低血压、低氧血症导致肝脏坏死时,会引起缺血性肝炎。这种疾病的出现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肝外伤等原因有一定的关系;患有这种疾病时肝脏并没有炎症,不过也会出现食欲减退、肝脏肿大、黄疸等肝炎疾病的症状。

甲肝、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肝炎都是肝脏有炎症、肝功受损引起的疾病。因为这些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所以许多人对这些疾病都比较熟悉。目前还有一种肝病叫缺血性肝炎,但因为患病率并不高,所以许多人不了解这种疾病,那么,什么是缺血性的肝炎呢?
  一、什么是缺血性的肝炎
  患有缺血性肝炎时,肝脏并没有出现炎症。这种疾病的出现主要是严重的低血压、低氧血症等导致肝脏坏死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很少会出现肝功能衰竭,预后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病死。
  二、缺血性肝炎的病因
  1.充血性心力衰竭
  当出现这种疾病时,因为心室泵血的能力低下,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导致肝小叶中央坏死,引起缺血性肝炎。
  2.低血容量性休克
  烧伤、大量失血、过敏、低蛋白血症等都可能会引起低血容量休克。此时不但会有心悸、头晕、浑身无力、昏厥等不适症状,还会引起肝脏小叶坏死,出现缺血性肝炎。
  3.肝外伤
  肝外伤也是导致缺血性肝炎的一种常见原因,如果肝脏受到外力撞击破裂出血,就可能会诱发这种疾病。
  三、缺血性肝炎的症状
  1.食欲减退
  肝脏是身体的消化、代谢、解毒器官,当患有缺血性肝炎,肝小叶严重受损时,影响对食物的消化,所以常会有食欲减退的症状。此时总感觉上腹部饱胀,所以不思饮食,尤其是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2.肝脏肿大
  肝小叶坏死,肝功受损也会引起肝脏肿大,此时常会有肝区疼痛症状出现。通过腹部彩超、CT等检查可以明确的判断。
  3.黄疸
  缺血性肝炎又叫急性肝梗死,患病后常常会伴随着急性肝炎的表现,黄疸是比较明显的症状,常有巩膜、皮肤、尿液发黄的三黄表现。

相关推荐

02:13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分为lgG和lgM抗体两种,如果是甲肝lgG抗体阳性说明病人可能是既往感染,如果是甲肝lgM抗体阳性,说明病人是现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了人体以后,就像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分为lgG型的和lgM型的。一般lgM型的抗体出现在感染的初期、病程的早期,lgG型的抗体出现在疾病的恢复期。我们诊断甲肝除了根据临床表现,肝功生化检查结果,还要抽血化验病人的甲肝抗体,甲肝抗体是我们确定诊断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大三阳吃什么食物最好
乙肝大三阳患者饮食的选择要根据病情而定,乙型肝炎患者不建议吃生冷、坚硬、油腻以及辛辣的食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应季的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类的食物。另外建议吃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不要吃过甜的食物。高蛋白的饮食包括鱼、肉、蛋、豆制品等,不建议吃动物的内脏,动物的内脏含胆固醇较高,部分的肝炎病人会因为胰岛素抑制,引起血糖升高,并发糖尿病,所以不要进食大量的甜食。如果病人已发展为肝硬化,尤其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要软食、流食,同时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因过多食用蛋白质,易并发肝性脑病。饮食注意的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好的心态对疾病的稳定和恢复有好处。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9

96754次收听

慢性肝炎的分类
急性肝炎长时间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者,称为慢性肝炎。有的肝炎起病隐袭,待临床发现疾病时已成慢性。以往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黄疸型肝炎病因病机
形成黄疸型肝炎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金匮要略》记载: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治疗肝炎的配方有哪些呢
中医治疗肝炎,应在详细辨证的基础上治疗,如此病一般可以分为肝肾阴虚,脾虚湿困,肝郁气滞以及气滞血瘀症,分别具有不同症状,应详细鉴别,再做治疗,那么治疗肝炎的配方有哪些呢?下面请中医为我们介绍一下。
湿热蕴结型酒精肝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湿热蕴结型酒精肝炎症状表现为身目小便俱黄,发热口渴不欲饮,口苦,恶心呕吐,食后作胀,嗳气不爽。或腹部胀满,或胁下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塘垢,舌质红,苔厚腻或兼灰黑,脉弦或弦数。选用清热利湿治疗方法,方药为茵陈蒿汤加味。
慢性乙型肝炎症状
慢性乙肝首先是有全身表现、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右上腹的不适或者隐痛、压痛、肝脏增大等症状。慢性乙肝首先是有全身表现。患者常会有身体乏力,容易疲劳,有的病人会有轻度发热等。消化道症状,慢性乙肝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所以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表现。当病情加重时,肝功能受损严重,胆红素分泌排泄出现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引起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由于胆汁淤积,还可引起皮肤瘙痒。慢性乙肝不会有剧烈的疼痛装置,部分患者会有右上腹的不适或者隐痛、压痛、叩击痛的情况,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和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相鉴别。由于慢性乙肝导致的炎症、充血、水肿和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脏增大的表现,晚期的慢性乙肝病人由于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化加重,肝脏可缩小。出现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脏增大。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会导致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就称之为称为肝硬化。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的病人,常常会出现面色黝黑晦暗的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的肝掌,皮肤上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是比较多见的。男性慢性乙肝患者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乳腺异常增生,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或者性欲减退等,可能与肝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异常增多有关。
语音时长 18:31

2020-03-17

62015次收听

肝炎如何治疗
肝细胞膜保护剂、抗氧化制剂、甘草制剂抗炎保肝是治疗肝炎的主要方法。肝炎治疗不管是自身免疫性的、酒精性的、药物性的、还是病毒性的,治疗基本是相同的。各种肝炎都是抗炎,保肝治疗。一、抗炎保肝在国内种类也是比较丰富的,肝细胞膜的保护剂,比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这类药物是比较好的;抗氧化制剂,比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甘草制剂,比如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胺都是比较好的抗炎保肝药物。二、除中成药外,中医药也有很大的作用,中药汤药也能起到保肝治疗作用。但在所有的抗炎保肝前提下,抗炎保肝用药不要超过三种,且三种药物以下的配合,需要采取两种或三种作用机理不同药物治疗。对于各种的肝炎,病因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像病毒性的肝炎,抗病毒比抗炎保肝药更重要。此外酒精性肝炎戒酒、对药物性肝炎停止使用肝脏损伤药物都是格外关键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4

62976次收听

02:50
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肝炎患者的因病情状况不同,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一样,大体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三种情况。急性肝炎在急性期肝功能异常很明显,患者食欲很差,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最好以素食和碳水化合物为基本饮食,要少油脂、少蛋白质,目的是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相对来说没有特殊要求,与常人一样进食即可,需要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及蛋白质。肝硬化患者饮食因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食物质地要柔软,要少食多餐,食物成分要营养丰富。另外,肝性脑病患者要根据急性发作期和恢复期制定饮食原则,发作期少蛋白质,恢复期可适量增加蛋白质。
02:33
肝炎有什么危害
肝炎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对身体的影响。急性肝炎有所不同,在急性期不能上班,需要休养;恢复期可以正常工作,身体状态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肝炎严重的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到了肝硬化阶段会丧失劳动力,不能上班工作。如果肝硬化到了失代偿期,还会发生腹水、腿肿、出血、昏迷等症状,这种情况会危及生命。肝癌对人体的危害相较肝硬化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肝炎患者病情较轻,经正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肝炎患者要规律作息和饮食,拒绝熬夜、劳累,这样可以促进肝病治疗效果。
药物性肝炎治愈后要长期吃药吗
药物性肝炎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肝损伤与慢性肝损伤。目前临床常见的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绝大多数患者治疗相对简单,立即停用可疑损肝药物,可以治愈,治愈后只要避免再次接触可疑损肝药物,一般不用长期服药。但对于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反复异常、危重症者治疗相对棘手,部分患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上述患者,应积极给予保肝、支持等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者,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术,明确肝损原因,看是否合并其他类型肝炎。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肝移植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0

61829次收听

肝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急性肝炎早期症状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慢性肝炎早期一般症状隐匿,多数患者无症状,或者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易疲乏,肝区偶有不适,偶有恶心等。急性肝炎早期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食欲可以慢慢恢复。病情重的急性肝炎一般伴随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胆红素升高、尿黄、眼睛黄、皮肤黄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病情轻的急性肝炎一般无黄疸,多数可以自愈。慢性肝炎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0

53747次收听

02:36
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
肝炎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甲丙戊肝病毒属于RNA病毒。乙肝DNA病毒相对来说比较顽固,不好彻底去除。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急性感染者会有明显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等症状;慢性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发现自己有乙肝病毒感染,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全面评估。主要检查包括:肝功、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DNA,腹部的超声、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测定等。其中乙肝五项和DNA能够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肝功反映肝细胞炎症轻重;腹部超声、肝弹性测定反映肝脏有无肝硬化;甲胎蛋白检查看有无肝肿瘤。通过全面检查判断目前乙肝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02:36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具体来说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母婴、血制品,性接触。有40%-50%的乙肝病人是通过母婴传播的,这是乙肝病人多的原因之一。通过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母婴阻断,防止新生儿感染乙肝;乙肝大三阳孕妇可以在孕中期短期使用相对安全的抗病毒药物阻断乙肝传播。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的人,接触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后会感染,另外有创性操作过程也可能被感染。多个性伴侣的情况下特别容易感染,建议提前注射乙肝疫苗保护自己。
黄疸型肝炎如何治疗
黄疸型肝炎在治疗上,要针对它的病因进行治疗,比如病毒型肝炎应积极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型肝炎则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等。除此之外,还可选择保肝退黄的药物,通过综合治疗,可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