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怎么治疗
小儿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输血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小儿贫血通常由营养缺乏、慢性失血、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可适量食用猪肝泥、牛肉末、菠菜等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橙汁或猕猴桃促进铁吸收。6个月以上婴儿需逐步添加强化铁米粉,避免与牛奶、浓茶同食影响铁质吸收。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血红蛋白水平,观察面色、活动耐力等变化。
2、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补铁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胃肠不适等反应,应与维生素C同服提升吸收率。重度贫血需连续补充铁剂2-3个月,待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维持治疗4-6周。家长需将铁剂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防止误食过量中毒。
3、治疗原发病
继发性贫血需针对地中海贫血、钩虫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进行治疗。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可能需使用羟基脲片或进行脾切除术,感染相关贫血应控制肺炎链球菌、疟原虫等病原体。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检查,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4、输血治疗
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极重度贫血或出现心力衰竭时需紧急输注悬浮红细胞。输血前需完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检查,输血速度控制在5ml/kg·h以内。反复输血患儿可能出现铁过载,需配合使用去铁胺注射液进行祛铁治疗。家长应记录患儿输血次数及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5、中医调理
气血两虚型贫血可使用复方阿胶浆、健脾生血颗粒等中成药,配合艾灸足三里、脾俞等穴位。食疗方可选用红枣枸杞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药膳,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损伤脾胃。治疗期间需观察舌苔脉象变化,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时应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护理需保证患儿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纠正挑食偏食习惯,每周摄入动物肝脏1-2次,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应按预防剂量补充铁剂。避免接触苯类化学物质,接种肺炎疫苗及流感疫苗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出现心悸、嗜睡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营养均衡,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
相关推荐
02:11
02:47
02:53
02:22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