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猩红热需要注意隔离防护、皮肤护理、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和病情监测。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
1、隔离防护
患儿需单独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需煮沸消毒。室内保持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和物体表面。未接种疫苗的易感儿童应避免探视。
2、皮肤护理
皮疹期避免抓挠,可剪短患儿指甲或戴棉质手套。每日用温水擦浴,禁用肥皂刺激皮肤。脱屑期可涂抹无刺激的润肤霜。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出现皮肤继发感染时需及时就医。
3、口腔清洁
饭后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婴幼儿可用棉签蘸水擦拭口腔黏膜。出现杨梅舌时避免进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口腔溃疡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异常情况。
4、饮食调整
发热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蔬菜泥等。恢复期逐渐增加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糜。多饮水促进毒素排泄,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忌食辛辣、坚硬及过甜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5、病情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皮疹消退情况。注意有无耳痛、关节肿痛、尿量减少等并发症表现。遵医嘱按时服用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若出现心悸、眼睑浮肿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恢复期2-3周后应复查尿常规和心电图。
患儿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保持居室温度20-22℃。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嗜睡、烦躁等异常应及时就医。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痊愈后仍须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