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淋白血病吃什么

65663次浏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也可遵医嘱使用苯丁酸氮芥片、氟达拉滨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伊布替尼胶囊、奥妥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调整饮食。

一、食物

1、鸡蛋

鸡蛋含有丰富优质蛋白和卵磷脂,有助于维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建议选择水煮或蒸蛋方式,避免油炸。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需控制蛋黄摄入量。

2、鱼肉

三文鱼、鳕鱼等深海鱼富含ω-3脂肪酸和优质蛋白,可减轻化疗引起的炎症反应。烹饪时建议清蒸或炖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

3、西蓝花

西蓝花含硫代葡萄糖苷等抗氧化物质,可能帮助减少细胞DNA损伤。焯水后凉拌或快炒可保留更多营养成分,每日建议摄入50-100克。

4、燕麦

燕麦中β-葡聚糖可调节免疫功能,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化疗导致的便秘。宜选择原粒燕麦煮粥,避免即食燕麦中添加糖分。

5、红枣

红枣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对化疗后贫血有一定改善作用。可与小米同煮成粥,每日食用3-5枚,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二、药物

1、苯丁酸氮芥片

苯丁酸氮芥片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2、氟达拉滨注射液

氟达拉滨注射液是嘌呤类似物,通过干扰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常见副作用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需配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3、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为CD20单克隆抗体,适用于CD20阳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输注期间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需预处理抗过敏药物。

4、伊布替尼胶囊

伊布替尼胶囊是BTK抑制剂,针对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能引起出血倾向和心房颤动,用药前需评估心血管风险。

5、奥妥珠单抗注射液

奥妥珠单抗注射液为新型CD20单抗,与化疗联用可提高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上呼吸道感染,需密切监测免疫功能。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需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

相关推荐

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见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生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如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35%,4~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与粒细胞比例大致相等直到4~6岁,此为儿童期的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第二、病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的感染。二、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包括成熟淋巴细胞的白血病和部分淋巴瘤,后者在病程中会浸润骨髓和外周血。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四、移植排斥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也就是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也就是GVHD。第五、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85894次收听

体检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淋巴细胞偏高是病毒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如淋巴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百日咳等,无明显症状者可无需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有其他不适症状者,可就医治疗。
急性淋巴白血病症状
急性淋巴白血病引起的不良症状,首先就是贫血,往往还是重度贫血;其次就是发热,有可能是低热,也有可能是高热;最后就是出血的不良症状,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情况。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淋巴白血病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需要借助化疗结合支持治疗来缓解,所用到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以及门冬酰胺酶,还有环磷酰胺等等。倘若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那么只有接受肝细胞移植治疗才有可能得到痊愈的机会。
急淋白血病复发的症状是什么
急淋白血病这种疾病出现了复发,引起的不良症状,首先就是发热,跟感染有关系,比如肛周炎以及咽峡炎等等;其次就是感染,跟患者受到了格兰阳性球菌感染有关系;最后就是出血的不良症状,比如牙龈出血以及鼻腔出血等等。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和运送抗体,抵抗病毒感染。如果身体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且没有不适症状,一般可以不用治疗。但如果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可能是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病理性原因造成的,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