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做哪些项目检查
足跟痛通常需要做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项目。足跟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滑囊炎、应力性骨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足跟部位,观察是否存在压痛、肿胀或皮肤发红等症状,同时评估足部活动范围。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足跟痛是否与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或骨骼异常有关。若发现局部温度升高或明显畸形,可能提示感染或骨折。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能显示跟骨骨刺、骨折或骨骼结构异常。超声检查适用于评估足底筋膜厚度、跟腱完整性及滑囊积液情况。核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病变分辨率较高,可清晰显示筋膜撕裂、肌腱变性或早期骨髓水肿。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鉴别应力性骨折与肿瘤性病变。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和血沉指标能反映炎症程度。尿酸检测用于排除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检查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对感染性跟骨炎或代谢性骨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4、足底压力测试
通过步态分析和压力分布检测,评估足弓结构异常或生物力学失衡。该检查能发现高足弓、扁平足等足部畸形导致的应力集中,为定制矫形鞋垫提供依据。动态监测可明确行走时足底筋膜受力情况。
5、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适用于怀疑神经卡压的情况,如跗管综合征。检查可定位胫神经或其分支的受压部位,鉴别周围神经病变与放射性疼痛。神经源性足跟痛常伴随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
足跟痛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软底鞋并减少跳跃运动。每日用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足部负荷,夜间可使用足弓支具保持筋膜伸展状态。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夜间痛醒,须及时复查排除严重病变。
相关推荐
02:43
03:42
02:19
01:36
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