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有哪些分型

发布时间:2020-07-0959519次浏览

肠息肉的分型之一是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也是肠息肉常见分型。还有一种较少见的肠息肉是错构瘤性息肉。

1、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最为常见的肠息肉类型,在结肠和直肠最为多发。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发展成结直肠癌。

2、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也叫做假息肉,这种息肉是由于粘膜在炎性刺激下增生形成,通常发生在慢性结肠炎患者身上。

3、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较容易发生在大肠部位,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多见。这种息肉一般都比较小,可表现为黏膜表面一个水滴状突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不会发生癌变。

4、错构瘤性息肉

这一种息肉相对比较少见,主要包括幼年性息肉及黑斑息肉综合征。有一部分错构瘤性息肉会发生癌变,不过癌变率比较低。

相关推荐

01:53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原理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据现有资料显示,约有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指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和血管发生凝固,达到息肉切除效果的治疗技术。可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择期手术,是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产生神经效应,对心肌和其他神经肌肉无影响,保证人体安全。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怀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肠镜检查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肠镜的检查逐渐被普及,国家标准还有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美国以及中国肛肠协会都做指南。平常健康人群在50岁以上,体检项目都建议常规做肠镜。肠镜检查后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肠镜检查以后,就要看肠镜检查中是否发现有息肉或者溃疡、其他新生物,是否在肠镜检查中切了息肉,取了病理,如果有这些操作,比如切的息肉比较大甚至用钛夹,这种情况下,检查以后就需要禁食2-3天。目的是防止过早的进食,胃肠蠕动加快,造成出血。一般情况下,检查以后,如果肠道没有发现异常,或者小于0.3cm的息肉,做肠镜检查后建议2-3小时以后可以进无渣的流食,第一天以后进半流食,第二天就可以进普食了。但是需要注意的话,无论是切没切息肉,取没取病理,做肠镜检查以后,未来的两三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便于肠道功能尽早的恢复。
语音时长 02:27

2021-11-05

82641次收听

肠镜切除息肉要不要消炎
肠镜现在做的非常普及了,检查的目的就是除外一下长没长息肉,长没长肿瘤,是不是有肠炎,如果说确实发现有息肉了,当时就可以切除。这是可以是消毒的,但是因为在肠壁的这种息肉,一般来说要了解做肠镜之前是要喝清肠药的。就是喝进去是水,拉出来还是水,也就是说做肠镜要做肠道准备的,所以一做肠镜全是粪便,就没法做,也看不见任何的息肉,所以做肠镜之前,已经把肠道基本上都清洗干净了。要发现有息肉,是可以消一下毒的,如果说肠镜发现了有息肉,当时给他取完了以后,它实际是一种电切,切完了以后一定要送病理检查。这种电切,它本身就是一种高温的,所以不用害怕,说切了息肉了感染了,目前为止没有发现。
语音时长 01:19

2021-07-09

75035次收听

肠息肉多长时间会癌变
肠息肉一般分为腺瘤样息肉和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病理学上称为肿瘤性息肉,大肠腺瘤性息肉据临床研究证实其经过几年会转变为大肠癌,即从肠道息肉腺瘤发展到癌变大约需要10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在10-20岁时会出现大量大肠息肉,此息肉都是腺瘤,大部分患者在刚过30岁时会癌变,因此,预防性切除时,最晚在20-25岁时间,因此患者对腺瘤性息肉要密切观察,越早切除越好。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变成癌,炎症慢慢消除,息肉也可能消除。腺瘤癌变的发生率相对比较高。腺瘤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混合腺瘤。相对来说,绒毛状腺瘤癌变的几率高一点,管状腺瘤癌变的几率低一点。
语音时长 01:31

2021-05-20

98660次收听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避免太早进食,需要等排气后才可以适当的进食一些流质性的食物,比如米汤、稀饭、果汁等,因为肠胃功能比较虚弱,大概维持2~3天左右才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半流质的饮食,比如小米粥、面条等。但是一定要切记,避免进食任何辛辣刺激、生冷、油腻性的食物。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能过早的活动,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1~2天的时间促使伤口慢慢愈合。即使可以活动的时候,也不能剧烈运动,更加不能做重体力的劳动。术后一定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如果过激会容易诱发肠穿孔或者出血等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发炎的情况发生。
语音时长 01:33

2021-05-20

78199次收听

02:18
肠息肉取样活检准确吗
肠息肉取活检既准确又不准确。准确性体现在肠息肉取活检是通过肠镜取息肉组织做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临床上病理诊断最准确的诊断。不准确性取决于取样的过程,一是息肉比较大,取活检不可能切除全部息肉,而活检钳非常小,可能只是取表面的一点黏膜,只取到表面正常组织,没有取到真正的癌细胞,就会影响准确率。二是存在多个息肉的时候,可能只做了部分的采样,可能正好漏掉恶变肿瘤息肉,就使得结果不准确。总之,肠息肉的活检准确率非常高,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肠息肉术后如何保养
肠息肉的出现本身就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症状,所以一定要重视手术的治疗,在接受手术之后,为了有效促进病情的康复,首先就应该注重于卧床休息,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也应该选择针灸的方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也很重要,可以缓解病情。
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的出现,虽然说肉眼没有办法看到,但是也同样会有着很多的症状,首先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现象,而且也会伴有严重的便血,可能如果没有得到治疗,最后也会出现严重的便秘现象,可能好几天都只会有一次大便,所以需要引起生活的重视。
肠息肉症状
肠息肉最多见的表现就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稀便,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有些病人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黏液血便或者是黏液大便,这些都是肠息肉比较常见的表现。还有的患者会有出血的表现,而且出血的颜色有些可能是鲜红色。这种息肉多发生于距离肛门比较近,比如直肠,这是需要与痔疮进行鉴别。但是有的息肉也并不是有这么典型的表现。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没有任何表现的病人,在做结肠镜时会发现有息肉改变,甚至是息肉恶变的情况。所以我们推荐年龄超过45岁、有家族性的病史、大便性状改变的人,要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1

55214次收听

肠息肉如何治疗
肠息肉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止痛药以及止血药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中医灌肠的方法改善,还要内服黄连解毒汤、良附丸或者金匮肾气汤一类中药方剂。另外,在病情严重情况下最好及时做内镜切除手术。
01:21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饮食
胃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辣,也不要吃变质的、生冷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等。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对于已经出院的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建议:1、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调整成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最主要是戒烟、限酒。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来说,抽烟喝酒对身体的刺激性非常大,并且长期吸烟喝酒同样都会增加肠息肉的癌变几率;2、不要食用过热、过辣、变质、发霉的食品,生冷食品也尽量避免,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块茎类的食物蔬菜等,这样对预防息肉再生有一定的好处。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做好综合全面的饮食护理才可促进身体尽快康复。
01:30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不会癌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胃肠息肉切除之前都会取病理,术前就需要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下,息肉都是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手术后也会送大体病理,如果病理结果显示没有癌变,则切除之后息肉就不会癌变。有个别的息肉比较大,因为在取病理的时候只取局部病理,在切完息肉后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报告有癌、有低级别瘤变或者高级别瘤变等早期癌症的表现,则此时已经超出息肉的范围,患者可能要追加手术治疗。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但随着息肉体积的增长,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肠道出血、腹部肿块、贫血的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01:43
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
进行肠息肉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除息肉。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一块小东西。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肠子就会变得很薄,就会容易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所以,患者的肠息肉切除以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肠息肉术后,要注意禁食2天到3天的时间,患者在禁食期间,只能喝水;第二,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患者最好不排便。因为肠息肉手术,就会切除肠息肉段的肠子,当肠子切除以后,就会变薄。当患者排便的时候,就会有肠蠕动的情况发生,而当肠蠕动的时候,就容易引起肠穿孔的出现;第三,患者在术后吃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要注意先吃流食,再吃半流食,再过渡到普食。如果患者是正常排便,没有腹痛,没有出血,就可以出院。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表现
肠息肉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和大便性状的改变。肠息肉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和慢性炎症造成的。有些患者在早期症状不会很明显,还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泄、腹帐,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