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手骨折怎么办
2岁宝宝手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处理、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手骨折通常由跌倒摔伤、挤压撞击、骨骼发育异常、病理性骨折、重复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是首要措施。选择轻便透气的材料如铝制夹板,避免压迫皮肤。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腕关节保持功能位。固定后需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青紫肿胀需及时调整松紧度。2岁幼儿骨骼愈合快,通常固定2-3周即可。
2、冷敷处理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冷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冷敷能减轻局部毛细血管出血,缓解肿胀疼痛。禁止热敷或按摩骨折部位,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若皮肤出现水疱或破损,需先消毒处理再冷敷。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专用镇痛药。合并软组织损伤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消肿。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骨折药物,如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可能影响幼儿骨骼发育。
4、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青枝骨折,由骨科医生在麻醉下完成。复位后需拍摄X线确认对位情况,通常配合石膏托外固定。幼儿骨膜较厚,复位时可能听到轻微弹响声,需避免粗暴操作导致二次损伤。
5、手术干预
严重移位骨折或开放性骨折需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用高分子石膏保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术中会使用微型C臂机实时监控复位情况。术后需预防针道感染,定期换药直至拔除钢针。
家长需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每日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恢复期可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酪、芝麻酱,但无须过量补钙。避免幼儿跑跳等剧烈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发现固定肢体皮肤发白、温度降低或幼儿持续哭闹,应立即返院检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 3 怎么知道骨折没骨折
- 4 什么是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
- 5 什么叫骨折
- 6 什么是骨折
- 7 什么是骨折?
- 8 为什么容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