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血热疫苗的危险
接种出血热疫苗通常是安全的,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接种。
接种出血热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1-3天内可自行缓解。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适当休息,多饮水。
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皮疹等。既往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严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暂缓接种。接种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妊娠期妇女接种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接种出血热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反应。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建议接种后1个月内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定期随访抗体水平。
相关推荐
01:59
01:56
01:41
02:1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出血热是怎么引起的
- 2 出血热怎么引起的
- 3 出血热严重吗
- 4 什么是出血热
- 5 出血热怎么得的
- 6 出血热严重吗?
- 7 出血热有哪些症状出血热的症状表
- 8 什么是出血热?有什么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