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息肉一般多大癌变

发布时间:2020-08-2563074次浏览

结肠息肉以腺性息肉癌变为主。腺性息肉1cm癌变率为1%左右;腺性息肉在1~2cm左右癌变几率为5%;2cm以上者癌变几率为30~40%。虽然该类结肠息肉癌变几率较高,但是在发病早期及时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可降低癌病几率。

肌肉属于常见的病症,尤其是以肠道内息肉,比如结肠息肉较为常见。结肠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性息肉三种。结肠息肉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是很多医生认为结肠息肉直径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癌变。那么,结肠息肉一般多大癌变?
  一、结肠息肉一般多大癌变
  结肠息肉属于肠道内良性增生性组织,如果结肠息肉未及时治疗,体积逐渐增大,癌变几率也较高,其中以腺性息肉为主。当腺性息肉1cm以下时,腺性息肉癌变率为1%左右;1~2cm左右的腺性息肉在5%左右;2cm以上的腺性息肉癌变几率则高达30~40%。虽然某些结肠息肉类型癌变几率较高,但是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疗可将疾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恶变倾向较低。
  二、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如果息肉属于非肿瘤性,没有恶变性倾向,定期复查即可,而在饮食上可以增加纤维素摄入,多吃一些粗纤维类食物、油脂类食物要避免食用。如果身体过度肥胖,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2.药物治疗
  对于伴有肠道出血的结肠息肉患者,需要服用生长激素或血管升压素,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而对于结肠息肉继发性感染患者要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在服用药物时要听取医生安排与建议,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服用时间以及服用剂量。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手摘除术、手术切除术、根治性手术。每一种手术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与适应范围。患者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可根据结肠息肉大小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予以治疗。

相关推荐

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不是癌症
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不属于癌症,但是一旦出现还是有一定癌变可能性的。在临床上,如果发现直肠上生长了这种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且绒毛状管状腺瘤,的体积比较大,绒毛结构非常多,的异型也非常明显,这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表明了这种癌变几率是非常大的。这时就建议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镜下切除,就可以在早期就解除了癌变的隐患,在术后要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诊,及时找医生进行肠镜复查,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语音时长 01:50

2021-12-30

73860次收听

02:45
乙状结肠息肉0.3x0.4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的字样,说明息肉的位置在结肠的乙状结肠处,其大小为0.3x0.4cm。一般情况下,单发的乙状结肠息肉良性可能性特别大,但如果是密集的乙状结肠息肉,很有可能属于癌变。如果乙状结肠息肉出现便血或疼痛的症状,应该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切除息肉之后可以做病理检查,看一下是否有肿瘤的可能性。在手术之后需要注意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对伤口恢复造成影响。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说明息肉不大,一般是良性的,一定要进行病理的检查。
02:11
增生性肠息肉会癌变吗
增生性息肉有可能出现癌变。增生性息肉的临床表现不一,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含有粘液等。息肉的大小是不等的,可以为带蒂的、广基的、单个、分散分布和聚集等。肠息肉一般分为三种:第一、增生性息肉。第二、炎症性息肉,第三、腺瘤性息肉。息肉的癌变率和息肉大小呈正相关的。比较容易出现癌变的息肉通常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息肉是不容易诊断出来的疾病。早期只能从预防上入手,患者做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是可以发现病灶的。对于早期的增长性息肉,可以给予病灶的切除,然后做病理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发现是恶性的,建议尽早的扩大范围切除治疗。
大便带血黑色是咋回事
一般如果大便出血了,鲜红色的考虑以痔疮为主,如果是暗红色的甚至于黑色,这就要引起重视。因为黑色或者暗红色就证明,出血点一定是在齿状线以上,齿状线以上一般就不太考虑有痔疮,很有可能就会有息肉,甚至于有可能会长结肠或者直肠的肿物。遇见这种情况一般最好的金标准就是做肠镜,肠镜一般分短的肠镜和长的肠镜,我们建议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做一下全结肠镜的检查。如果岁数非常大,比方80岁以上,可以做短的肠镜,再配合做全结肠CT的检查。但不管是哪一种,如果排便以后有黑色出血或暗红色出血,都应该引起重视,都要到医院去检查、诊断。
语音时长 01:15

2021-07-09

70635次收听

电子肛门镜和肠镜区别是什么
一般肠镜都指的是全结肠镜,正常人的这根肠子大约80cm-1m这么长,我们就习惯于说做个肠镜,指的是全结肠镜。电子的肛门镜,一般指的是乙状结肠镜,只是做到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有多长,一般是距肛缘20cm,20cm和80cm,就是两个人的区别,两个镜子的区别。一般如果是年轻人,建议要做全结肠镜检查,但全结肠镜检查就是有点麻烦,怎么麻烦,做镜子检查就是要看肠管,一般的情况下肠管里都是粪便,粪便就什么都看不见,所以说做全结肠镜的时候,一定要喝清肠药,喝了清肠药以后大便排干净了,什么叫干净,喝进去的是水,拉出来还是水,这样就叫干净了,肠道准备好了就可以做全结肠镜。什么叫做乙状结肠镜?乙状结肠镜只做20cm,不喝清肠药,只灌肠一次。
语音时长 01:30

2021-07-09

77511次收听

02:00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复查吗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是需要定期复查的。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很多,包括炎症型息肉,增生型息肉,错构流量息肉,腺瘤样息肉。其中前三者的癌变风险比较低,腺瘤样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95%的结肠癌来源于腺瘤样息肉。炎症型息肉和增生型息肉需要定期的复查结肠镜,但复查时间长于术后的切除时间,低级别管状腺瘤的结肠息肉患者,建议每一到两年复查结肠镜;高级别腺瘤有早期癌变风险的息肉,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
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肠息肉的诱发因素与饮食、遗传、炎性刺激、异物刺激或机械损伤等因素有关。饮食因素是肠息肉的常见原因。如果饮食习惯不健康,进食辛辣食物、冷食、腌制食物等,暴饮暴食和不规律饮食,这些都可能引起肠息肉。肠息肉的形成也与遗传因素有关,男女的遗传概率相等,没有性别差异。炎症刺激也是肠息肉的重要原因,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充血和糜烂性溃疡。愈合后疤痕将逐渐缩小,最终导致肠息肉的发生。无论病因如何,患病后都应积极治疗肠息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尽量避免饮食引起的肠息肉。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09

91811次收听

结肠息肉有哪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后遗症的。治疗后要注意生活习惯,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能自愈吗
结肠息肉出现以后是无法自愈的,发现以后必须要早日做治疗,手术切除是比较好的方法,切除以后担心恶变还需要做病理化验。手术以后注意护理,多听医生的意见。
结肠息肉严重吗
结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肠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是广基的,可以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以是很多息肉聚在一起,可以分辨与结肠至少某一段,也可以累积全结肠和直肠。在未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是否癌变,主要跟息肉的大小和类型有关。肠息肉并不可怕,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1~2年做1次肠镜,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息肉史,长期排便异常的人,更应该及时做肠镜预防肠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55787次收听

结肠息肉术后的饮食和护理
结肠息肉手术后需要给予适当的禁食处理,且要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建议以流质类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品,千万不可进食刺激性较大的任何食物。同时需要保持局部卫生,尽可能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坚持到肛肠外科复查。
02:28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02:39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
结肠息肉是一种非同小可的疾病,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性,较多的朋友受到了该病的困扰,对于肠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且会出现肠道疼痛的症状,为此朋友们要谨防该病的发生,普及该病的症状表现及相关危害,且要重视疾病的治疗工作,积极的治疗才能降低危害性。
结肠镜检查后应该怎么办
经结肠镜检查后可能会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而有腹痛、腹胀等不适,这时轻揉腹部帮助排气后,通常会在一小时內消失。如腹胀明显,应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以便做相应的处理,检查后可以进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