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怎么治
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光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脂溢性皮炎通常由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
1、局部用药
轻中度脂溢性皮炎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抑制马拉色菌;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短期缓解炎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接触眼睛。
2、口服药物
严重或泛发性皮炎需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胶囊;瘙痒明显可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片。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肝功能监测及药物相互作用。
3、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皮脂腺活性,每周2-3次,需防护正常皮肤。光敏性皮炎患者禁用,治疗期间避免日晒,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等反应。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奶制品摄入;选择温和无皂基洁面产品;规律作息缓解压力;冬季保持室内湿度。头皮皮炎需使用含吡啶硫酮锌的药用洗发水。
5、中医调理
湿热证可用龙胆泻肝丸,血虚风燥证选用润燥止痒胶囊。外洗方可选用苦参、白鲜皮等煎汤湿敷。需辨证施治,避免长期服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避免搔抓患处,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洗浴水温不超过40℃。头皮病变者洗发频率控制在2-3天一次,避免染烫。长期反复发作者需排查HIV感染等基础疾病。症状加重或出现渗出、脓疱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