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男人睾丸炎的原因是什么

47186次浏览

睾丸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外伤、尿路感染扩散、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睾丸炎通常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发热、排尿不适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卧床休息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睾丸炎多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通过尿路或血液传播至睾丸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单侧睾丸剧烈疼痛伴阴囊皮肤发红发热。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卧床抬高阴囊减轻肿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

2、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导致病毒性睾丸炎的主要病原体,多见于青春期后男性。常在腮腺肿胀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必要时短期应用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接种麻腮风疫苗可有效预防。

3、外伤因素

睾丸直接受到撞击或骑跨伤可能导致创伤性睾丸炎,表现为受伤后立即出现的剧烈疼痛和肿胀。需立即冷敷并佩戴阴囊托带固定,严重血肿时需手术引流。康复期可服用迈之灵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二次损伤。

4、尿路感染扩散

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可能蔓延至睾丸。这类患者多有尿频尿急的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睾丸坠胀感。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灶,常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配合热淋清颗粒清热利湿。保持会阴清洁对预防感染扩散很重要。

5、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较为少见,可能与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有关。表现为双侧睾丸无痛性缓慢肿大,可能伴随不育。诊断需结合抗精子抗体检测,治疗可试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抑制免疫反应。这类患者应避免睾丸反复受热刺激。

睾丸炎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摩擦,急性期暂停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疼痛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元素促进组织修复,如进食牡蛎、坚果等含锌丰富食物。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睾丸血供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睾丸萎缩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男人睾丸炎主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睾丸对男性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睾丸的保护尤为重要,睾丸炎的出现给男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睾丸炎的最佳治疗时间为早期,为了避免治疗起来遇到困难,患者要多了解睾丸炎的病因,那么男人睾丸炎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附睾炎应注意什么呢
附睾炎要注意个人卫生,患者一定要定期清洗自己的阴部的,而且还需要注意在患病期间是需要节制性生活的,不可以有频繁的性交,不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的,还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才可以的,不要耽误病情,那么究竟附睾炎应注意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附睾炎会不会传染
附睾炎这种疾病作为一种男性疾病带给男性朋友的正常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现今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患了附睾炎这种疾病,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呢?而且该疾病是不是有一些传染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患者朋友们带来帮助
附睾炎饮食注意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患有疾病的人群来说,饮食的正确与否,与疾病的恢复快慢也是非常有关系的,所以对于那些患有附睾炎的人群,在饮食上也是要多加注意的,那么附睾炎饮食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患有附睾炎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男性睾丸炎的治疗方法
男性睾丸炎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睾丸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患上睾丸炎后男性朋友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影响生育能力,专家表示:睾丸炎是会影响男性正常的生育能力的,所以患上睾丸炎后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睾丸炎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吧。
附睾炎能吃头孢吗
附睾炎一般分为两种大类,特异性附睾炎和一般性附睾炎。特异性的附睾炎,主要专指结核杆菌引起的附睾炎,叫结核性附睾炎,这个时候头孢是不能够进行有效杀灭结核杆菌的,需要专门的抗生素,抗结核的药物,系统的抗痨治疗。更常见的为一般性附睾炎,它是由普通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以肠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为主,这一类附睾炎可以通过头孢治疗,如头孢二代和三代。有一点须强调,因为现在滥用抗生素确实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无论是得了哪一种附睾炎,还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根据病情或各种检查方式来确定,指导头孢甚至其他抗生素、抗菌药物的治疗。
语音时长 00:51

2020-08-07

49765次收听

附睾炎硬结严不严重
附睾炎后如迁延未愈就可能导致附睾结节,它往往是急性附睾炎到慢性附睾炎转变的结果。所以一旦出现附睾结节了,是由于炎症而引起的附睾结节,这时就要注意,可能附睾炎已经进入到了慢性阶段。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附睾结节都是由附睾炎引起,更多可能是由附睾囊肿引起。所以从患者或者病人本身有的时候,对于附睾结节的性质,或者来源是什么,是没办法更好地判断。所以不管附睾结节是什么原因,建议还是到医院进行正规体检。
语音时长 00:36

2020-08-07

66113次收听

01:56
附睾炎硬结严重吗
附睾炎如果迁延未愈就可能会导致附睾结节,它往往是一个急性附睾炎到慢性附睾炎转变的结果。所以一旦出现由于炎症而引起的附睾结节,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可能附睾炎已经进入到了慢性阶段。但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附睾结节,都是由附睾炎引起,有可能是由附睾囊肿而引起。所以对于患者本身而言,他的附睾结节性质,或者来源,没有办法更好地判断。所以不管附睾结节是什么样的原因,建议都要到医院进行正规体检,做B超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附睾结节性质,才能够有效治疗。
02:02
附睾炎硬结怎么能消除
附睾炎的硬结主要通过保守治疗、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的手段消除。1、保守治疗,附睾炎引起的附睾结节,实际上慢性炎症过程。结节本身就是慢性炎症的一种结果或一种表现。2、综合治疗,用一些有效的敏感抗生素、抗菌药物,结合活血化瘀药物,还可以结合局部物理治疗,观察结节能否有效消退,或者减小。3、如果结节长期迁延不愈,影像生活质量,且症状比较明显,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把结节切掉,才能达到根治目的。
附睾囊肿吃哪些药
附睾囊肿本身是附睾管或者附睾管旁边的间质慢性病变导致的一种囊性改变,它是一种良性病变,非常局限,界限清晰,囊肿内包含有一定囊液。大多数情况下,小的囊肿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如果囊肿合并感染,或者出现少量出血的情况,会引起疼痛,相应的就要服用抗炎药物和缓解疼痛的药物,但是发生囊内出血和囊内感染几率非常低,因此大多数囊肿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两或三公分以上的囊肿,有时候可以引起附睾疼痛不适,并且向腹股沟和腰部进行放射样的疼痛。这个时候可以对症的口服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但必要的时候大囊肿还是要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0-03-17

48791次收听

01:49
什么是附睾炎
有关于什么是附睾炎?其实这从字面的意思简单理解,附睾炎就是附睾器官发炎了。那么附睾炎一般是认为是由于尿路感染,或者尿路中的细菌逆行感染进入生殖系统导致的附睾炎,还有比如说患者有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的时候,那么它也容易继发引起附睾炎。我们知道阴囊里边既有睾丸还有附睾,附睾炎跟睾丸炎有的时候在临床上是很难鉴别的。它们的症状很相似,但是睾丸炎和附睾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一般情况下附睾炎治疗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对生育能力的损害可能会更小一些。
02:11
附睾炎会自愈吗
附睾炎不经过治疗无法自愈,不论是急性附睾炎还是慢性附睾炎,不经过系统的抗感染治疗,达到自愈的目标不太现实。无论是急性附睾炎还是慢性附睾炎,它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器官的炎症。病人使用抗菌素治疗是必须的,急性附睾炎一般使用抗菌素3到4周,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加减,附睾炎轻的病人可能疗程会短一点,附睾炎重的病人可能疗程会长一点。慢性附睾炎治疗的周期更长,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短的人可能两到三个月,长的人可能时间会更长,具体的结果要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决定。总之,得了附睾炎必须进行系统正规的药物治疗,不经过治疗不可能自愈。
01:59
附睾囊肿怎么治疗
附睾囊肿一般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随诊。如果患者年纪比较大,那么需要每天接受B超检查观察囊肿大小的变化。附睾囊肿实际上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有的时候做例行检查,或者体检做B超就能发现患者附睾上有囊肿。关于附睾囊肿是否需要治疗,我们首先明确一点。一、附睾囊肿是一个良性疾病,它本身不会造成什么明显的不良后果。二、附睾囊肿一般都不会明显的增大,或者增大到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阴囊的外观等这些情况。所以总体来讲,附睾囊肿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只要定期的观察随诊就可以。像比如二十、三十岁以上的人到五十、六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的人,如果得了附睾囊肿,每年做一次B超观察附睾囊肿大小的变化即可。
附睾囊肿怎么治疗
附睾囊肿在临床上非常常见,附睾囊肿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定期观察随诊。附睾囊肿是否治疗需明确以下几点:1、附睾囊肿是良性疾病,本身不会造成明显不良后果。2、附睾囊肿一般不会明显增大,或者增大到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阴囊外观等情况。二十、三十岁以上的人到五十、六十岁,甚至年龄更大的人,如果得了附睾囊肿,每年做一次B超观察附睾囊肿大小变化即可。
语音时长 01:00

2019-11-27

58312次收听

附睾囊肿怎么治
附睾本身它就是一些管道,很小的管道,这些管道就是起到精子除尘、精子的运输的作用。因为是管道它可能产生囊肿,比如说管道堵了,形成一个囊的东西。附睾囊肿非常常见,附睾囊肿从临床经验来看,一般不会恶变的,一般都是良性。所以附睾囊肿比较常见,可以不用治疗。通常来说附睾囊肿它不会有症状,极少因为附睾囊肿影响到男性不生孩子的,或者引起肿瘤的,所以得了附睾囊肿不用太紧张,一般来说它不用治疗。
语音时长 01:01

2019-10-09

605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