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日常护理工作
败血症患者日常护理需重点做好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和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手部消毒、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记录体温脉搏变化、避免交叉感染等。
1、感染预防
接触患者前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每日用碘伏消毒导管穿刺部位。病房空气消毒每日2次,限制探视人员数量。患者衣物床单需高压灭菌,排泄物用漂白粉处理。开放性伤口需定期换药,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2、皮肤护理
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骨突处垫减压敷料。大小便后及时清洁会阴,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失禁性皮炎。每日检查足跟、骶尾等受压部位,出现压疮早期症状时使用泡沫敷料保护。沐浴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用力擦洗皮肤。
3、营养管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1.5-2g/kg体重。可选择乳清蛋白粉、鱼肉泥、蛋羹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6-8次/日,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记录每日出入量,出现腹胀腹泻时调整膳食纤维含量。
4、体征监测
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监测每4小时一次。使用电子体温计记录腋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予物理降温。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记录24小时尿量,维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
5、环境管理
病房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30分钟。医疗设备表面用75%酒精擦拭,避免使用地毯等易积尘物品。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类存放,锐器放入防刺穿容器。
败血症患者需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2500ml,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康复期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站立等适应性训练。家属探视时应佩戴口罩,避免携带鲜花等易致敏物品。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2:19
01:55
01:54
01:53
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