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表现

发布时间:2020-08-2859409次浏览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表现?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得了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就会接踵而来,而糖尿病足便是其中一种,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表现?

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当病人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发生劳损时,病人继续行走易致骨关节及韧带损伤,引起多发性骨折及韧带破裂,形成夏科关节(Charcot)。X线检查多有骨质破坏,有的小骨碎片脱离骨膜造成死骨影响坏疽愈合。

缺血的主要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以上就是对糖尿病足症状的介绍,相信通过介绍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希望大家平时提高警惕,一旦发现有上述的状况马上就医,祝大家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糖尿病足发黑并溃烂可以治好吗
糖尿病足发黑并溃烂,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一般治疗的治疗方式有治好的可能性。首先来看一下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血糖过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加重病情,同时应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局部皮肤溃烂者,还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或者病情患者病情较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比如像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血管旁路手术以及清创术、植皮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坏疽、肢体外伤等情况,有可能需要采取截肢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食物,以免引起血糖升高,同时应该注意局部皮肤清洁,避免引起感染。对于糖尿病足发黑并溃烂的患者,应该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23

2022-06-20

13612次收听

什么是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人们应该防止这种疾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特别是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时刻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那么,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患上了糖尿病足如何用药效果好
患上了糖尿病足吃什么药好呢?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针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要知道想要得到好的效果,需要患者们保证正确的用药才行,那么患上了糖尿病足吃什么药好呢?
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
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呢?检查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很多人可能有听说过糖尿病足这个病,但对于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这个问题却知之甚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应该检查什么。
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朋友可能都不了解,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糖尿病足这样的疾病是不会落在自己身上的,现实生活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在提高,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个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足会伴随足部疼痛,影响正常走路;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面临截肢风险,导致残疾;容易让患者出现焦虑、悲观情绪;病情严重时还会危及到生命。
糖尿病足截肢的适应症有哪些
糖尿病足在WAGNER分级到四级或五级时,即出现局部坏疽或全足坏疽时,多学科协作也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此时可以考虑截肢治疗。在截肢治疗前,要充分评估肢血管的血供情况,决定截肢的平面,尽可能多的保留肢体的功能尤其是对于关节的保留。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典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后果严重、治疗费用高、预后差等特点,往往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很多人谈足色变。糖尿病足的根源还是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带来的血管闭塞和组织缺血,并进一步继发神经病变、感染等。发生糖尿病足后,一般先以保守治疗为主,尽量保护机体的完整,避免截肢。目前多学科协作作为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方面。如内科的控制血糖、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内环境等;外科清创、换药,刺激新生组织的生长;介入科可以行扩张血管、支架植入等手段改善血供。最后,还有血管外科可以进行手术,重建血运。大部分病人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6

61833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是指采取一些不开刀的方法,通过穿刺血管将导管通过血管放到有病变的部位,给予进行治疗。具体到糖尿病足的治疗,介入治疗主要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导管放在有血管狭窄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对于狭窄的部位进行充气,使充气的球囊向狭窄的血管扩张开来,这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由于扩张之后血管可能会弹射回来,可以在局部狭窄部位放一个金属支架,来避免由于血管回缩造成的局部血管的狭窄,这样使血管通畅。实际上治疗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因为一部分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者加上局部血管的支架植入之后,血管狭窄降来之后,血管狭窄在治疗之后可能会再次出现。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它是全身性的,是弥漫性的,而并不是局限性的狭窄。因此,介入治疗仅仅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局部的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而对于弥漫性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是不适合于介入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05

53320次收听

02:41
糖尿病足有什么症状
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发展,患者下肢皮肤和足部会反应迟钝,发冷、发凉,出现麻木感。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严重时,局部皮肤会发紫、发暗、发白。糖尿病足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足部皮肤溃破。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逐步发展,当神经受到损伤的时候,患者下肢皮肤特别是足部感觉比较迟钝,有麻木感,局部的疼痛,对于温度感觉比较迟钝,会觉得皮肤发冷、发凉,对于皮肤的刺激不敏感,特别是当受到针刺之后,由于不敏感,患者不介意,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出现糖尿病足。局部可能会有疼痛,患者走路的时候,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病变进一步加重,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由于血糖升高,造成动脉内膜损伤,造成动脉闭塞或狭窄,这样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紫、发暗或者发白,形成水泡,形成溃破,造成组织坏疽或感染。
02:27
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脚麻可通过骨科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是常见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麻的症状并不一定预示着是并发症,糖尿病的神经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以下肢对称的麻木症状为主,同时还有感觉的异常。临床遇到糖尿病合并下肢的麻木,要进行鉴别诊断,要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要进行骨科的检查,如腰椎的CT或者核磁,排除是由于骨科的腰椎疾病引起的下肢的麻木。如果同时存在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肾病,就按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来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足指的是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发生的足部的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很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在两者的共同因素下,逐步形成足部的慢性病变。糖尿病足溃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神经病变,足部畸形和反复应力作用,患者从皮肤到骨与关节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需要截肢,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5~10倍,糖尿病足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是非常巨大的。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10

57356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表现
糖尿病足早期没有局部的溃烂,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如袜套样感减退,温觉减退等;另外逐步出现循环障碍缺血,肢体出现冰凉。糖尿病足分为六级,零级没有皮肤溃烂,一级以上都是有皮肤的溃烂,深度可以达皮肤,皮下深部的组织以及骨髓还有全足的一个坏疽,或者是合并有感染,或者是湿性或者干性坏疽。糖尿病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轻有重,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来判断的程度,进一步全面的控制和治疗,达到一个保持下肢足的结局。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9

62877次收听

01:58
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并且伴发感染,引起的组织坏死。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不可逆性,所以,糖尿病足目前是无法治愈的,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足部,降低发病率。
03:28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早期在分级叫零级,又叫高危足。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同样存在,更容易出现足部溃疡与损伤。主要症状为感觉神经的缺失,而糖尿病人重心的改变、微循环障碍等,可引发足癣甚至压迫性坏死的情况,平时要观察足部细微的变化,积极治疗。
01:39
糖尿病足的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没有专门的饮食禁忌,结合糖尿病饮食而言,首先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一定要杜绝,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足的人群,要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禁食辛辣刺激,尽量避免食用海鲜、牛羊肉等发物,注意生活细节,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