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判断宝宝消化不良呢

49094次浏览

宝宝消化不良可通过观察食欲减退、腹胀、排便异常、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判断。消化不良可能与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因素有关。

1、食欲减退

宝宝突然对食物兴趣降低或拒绝进食可能是消化不良的早期表现。家长需留意奶量减少、辅食摄入量下降等情况,避免强迫喂食。可尝试减少单次喂养量并增加喂养频率,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苹果泥等食物。

2、腹胀

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是典型体征,可能伴随打嗝、放屁增多。家长可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脐周,每次3-5分钟促进肠蠕动。若腹胀持续超过12小时或出现呕吐,应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症。

3、排便异常

大便性状改变如稀水便、奶瓣便、酸臭味便,或排便频率异常增多/减少均需警惕。母乳喂养宝宝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换用低乳糖配方。腹泻期间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

4、哭闹不安

宝宝因腹部不适常出现阵发性哭闹,双腿屈曲蜷缩。家长可采取飞机抱姿势缓解肠绞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加重腹部压迫感。

5、体重增长缓慢

长期消化不良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表现为生长曲线平缓。建议定期测量记录体重头围,若连续2个月增长不足500克需就医排查。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或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

家长应建立规律的喂养节奏,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添加辅食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优先引入强化铁米粉、南瓜泥等低敏食物。避免过早接触高糖高脂食品,注意奶具消毒与食物新鲜度。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血便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消化专科就诊。

相关推荐

如何诊断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在西医常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疾病,其属于中医学“泄泻”等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临床上根据病因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日常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时,还需明确诊断病因,对症治疗。
消化不良能不能打预防针
消化不良是否能打预防针的话,还要看患者的一个基本的情况,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主要分成这种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和器质性的消化不良。如果是这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仅仅只有一些上腹部的不适,轻微的打嗝,恶心这样的症状的话是可以打预防针的,但如果患者是这种器质性的功能,器质性的消化不良的话,那就需要进一步的去检查身体包括胃,食管是否出现了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果是有这样的问题的话,那要积极的进行一个相关的一个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再去考虑打预防针。因此是否能够打预防针,还要基于患者当时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来定。如果是高龄或伴有这种贫血,消化不良,贫血,营养不良这样的情况,还是建议暂缓打预防针。
语音时长 00:56

2021-12-30

68288次收听

晚上多少点之后不能喝水
晚上最佳的喝水时间,应该是在睡觉前的2个小时左右,也就是如果你的睡眠时间是在10点,可以在8点前喝水,过了8点之后如果不渴就尽量不要喝水了,特别是晚上9点钟以后就不要大量的喝水。在睡前可以适当的喝水,因为在睡觉时身体的代谢功能,并没有完全停止还会通过呼吸,出汗等活动散发体内的水分,适量的水分能满足睡眠时身体的需要。如果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晚上要夜尿,导致睡眠的质量不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晚上睡觉前如果大量喝水,也会引起胃液的稀释,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胃肠的蠕动功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还有便秘等现象,还会导致体内的水循环处于饱和的状态,甚至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使机体出现浮肿的现象,比如眼部及皮肤较薄的部位,特别是有肾病的人群,更不要在睡前喝水,会导致夜间频繁上厕所的现象,加重肾脏的负担。但是,晚上适量喝少量的水,是有益身心健康,可以预防部分心脑血管疾病。为此,晚上喝水的量,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进行分析,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
语音时长 02:15

2021-11-05

89022次收听

脾脏切除后和正常人一样吗
脾脏切除后可能无法与正常人一样,不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还会引起出血、合并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补铁拉黑屎是吸收好还是不好
补铁排黑色大便多是硫化铁所致,属正常表现,不能据此判断吸收好或不好。具体需通过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结果判断吸收情况。
02:56
为什么拉的屎是绿色的
拉出来的屎是绿色的原因,首先是如果吃了大量的蔬菜等绿色食品,会导致大便呈现绿色,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最终的排泄物中也会有一些。但如果大便颜色一直是绿色,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且与饮食因素无关,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一些药物也会导致大便呈绿色,因为服用药物刺激肠胃,可能会引起颜色不正常,比如服了过多的铁剂,容易引发大便出现这种绿色的情况。另外消化不良也会导致大便是绿色的,建议口服消化酶进行对症治疗,平时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02:00
一直放臭屁怎么回事
主要是消化不好,也就是脾胃失调。为什么脾胃失调,有可能特别爱吃凉的、爱吃肉,寒凉物进的太多就容易脾虚。什么叫脾虚,脾胃不干活儿就叫虚,虚了以后就肠不蠕动,吃了肉、蔬菜、鱼,没有消化,时间长了就跟垃圾似的,再加上可能再吃点儿水果,再吃点甜的,肚子就胀,有胀气,这样一放屁就真的很臭。如果确实是大便的时候或者是排气的时候异味特别重,首先要注意脾的问题。可以吃一些健脾的药,同时吃饭的时候,尽量吃容易消化的。
恶心想吐和肝有关系吗
恶心想吐和肝具有一定的关系。肝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受损时,会影响肝脏的新陈代谢,从而进一步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分解吸收,使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首先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助于油腻食物的消化分解,所以当肝病患者过多的吃一些油腻食物时,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引发恶心呕吐症状。肝硬化发病期间会导致门静脉压升高,进一步会使得胃底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引发恶心想吐等各种胃部不适症状。另外急性胆囊炎或胆结石发病期间也可以刺激到胃神经,引发反射性的恶心呕吐表现。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6

72751次收听

01:57
一天拉两次大便正常吗
正常人的大便是1天不超过3次或者1-3天排1次大便,从这个角度看1天排2次大便是正常的。但对个体来讲是有差异的,比如某人平时是2-3天1次大便,最近突然出现1天2次大便,按照教科书是正常的,自身来讲大便次数增多了,需要前后对比看。如果大便习惯改变明显,建议找消化专科医生诊治并了解病因,如肠道的感染、溃疡性结肠炎、不合理饮食,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如乙状(结肠)、直肠占位。
经常放大屁怎么回事
经常放大屁考虑是便秘、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吃东西速度过快或食用较多淀粉类食物引起。经常放屁并伴有强烈肠胃不适症状者,需及时去往医院正确就诊,无其他不适症状,可通过日常饮食改善。
消化不良不能吃什么
我们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原因,都使得出现消化不良情况越来越多,那么出现了消化不良不能吃什么呢?在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专家给您解答。消化不良不能吃什么胃胀专家表示,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还是会有很多胃肠疾
消化系统不好如何调理
消化系统不好应当从调节情绪,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睡眠习惯,适当的锻炼身体,这几方面进行调整。消化系统不好,并不是指溃疡,肿瘤,息肉。消化不良,吃点东西就胀,或者吃完就拉稀,食欲不好,时好时坏,这种情况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功能性胃肠病。这类病变各种难受,经过胃镜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这是一类特殊疾病,也叫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这种疾病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调节情绪,调节心情。第二,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吃饭细嚼慢咽。第三,规律平时的生活和睡眠。第四,要适当的锻炼,规律的锻炼,一方面可以对胃肠道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一方面对于积累的积蓄的不良情绪也是很好的释放。通过这几方面的调整,可以把功能性不良的因素去除。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20

61515次收听

02:24
胃不消化吃什么药
胃不消化,首先要查明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症治疗,可以叠加不同的药。抑酸药,促进胃蠕动的药,改善化学消化的药物等等。一、如果做胃镜,发现里面是个胃溃疡,需要用抑酸药和促进胃蠕动的药,如果是严重的胃炎,全胃炎症导致胃蠕动不了,就要消炎,有幽门螺杆菌就杀幽门螺杆菌,如果胃有其他的占位性病,可能需要手术。二、老年人出现胃不消化,很有可能是全身的炎症,要查一下炎症指标。三、查一下有没有内分泌的问题,如果内分泌甲状腺出问题,用甲状腺药物。如果没有其他的全身的影响胃蠕动的疾病,可以对症治疗,选择促进蠕动,改善物理性消化不良,改善化学消化的药物。
01:45
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食欲缺乏、腹胀、腹部钝痛或不适,伴恶心及嗳气,常有舌苔厚腻及上腹深压痛或不适。消化不良是脾胃疾病最常见症状,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受胃邪侵袭、饮食不节以及情绪激动。寒邪是受胃邪最常见邪气,如果患者的胃受寒邪侵袭,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的症状。消化不良的患者要注意保温保暖、饮食规律、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另外,消化不良的患者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以及青春期的年轻人,更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对于消化系统有一个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小儿消化不良能不能针灸
小儿消化不良针灸的疗效很好,建议针灸治疗,对于一些不配合的孩子可以采用快针的办法,快针是不留针,把针刺到穴位里后立即拔出,通过一定的提、插、捻、转的手法刺激达到刺激穴位、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这种针刺治疗除了针刺以外,还可以配合艾灸,艾灸的办法比较简单,可以用艾条点燃之后在穴位的局部做温灸,让小儿局部皮肤有点发红,有温热刺激就足够了。针刺和温灸要根据消化不良不同的类型、中医的不同辨证实施,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做。针灸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不错,建议家长在发生小儿消化不良的时候去专业的针灸医院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18-11-28

5985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