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症状及危害
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甚至猝死。心律失常的危害程度与类型有关,常见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早搏等。
1、心悸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不规律、过快或过慢。生理性心悸可能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引起,通常无须特殊处理。病理性心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常伴有出汗、手抖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胸闷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时会出现胸闷,尤其在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下明显。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样胸闷,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胸闷者应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控制心律。
3、头晕乏力
心动过缓或长间歇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黑朦甚至晕厥。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需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改用茶碱缓释片改善症状。
4、晕厥
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这类患者需立即进行电复律,后期可能需植入ICD除颤器。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刺激。
5、器官损害
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可能形成左心房血栓,脱落会导致脑栓塞。慢性心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会加重病情,需联合使用地高辛片和利尿剂。所有心律失常患者都应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含量高的香蕉、深绿色蔬菜等食物。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心律失常类型和用药情况,出现明显症状加重或新发晕厥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有植入器械者需定期程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