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如何分类诊断
踝部骨折通常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机制分为旋后外旋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内收型和旋前外展型四类,诊断需结合体格检查、X线片及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
旋后外旋型是最常见的踝部骨折类型,多由足部旋后位时受到外旋暴力导致,表现为外踝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能伴随下胫腓联合分离。X线侧位片可见外踝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部分病例伴有内踝撕脱骨折或后踝骨折。旋前外旋型通常因足部旋前位时遭受外旋力引起,特征为内踝横行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严重时可出现三角韧带断裂。这类骨折在踝关节正位片中显示内踝骨折线水平走向,需注意评估下胫腓间隙是否增宽。
旋后内收型骨折发生于足部旋后位内收暴力,典型表现为外踝横行骨折伴内踝垂直骨折,X线正位片可见内踝骨折线垂直向下延伸,可能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旋前外展型则由足部旋前位外展力造成,表现为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存在腓骨高位短斜形骨折,骨折线多位于腓骨远端6厘米以上。CT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面受累程度和骨折块移位情况,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踝部骨折诊断过程中需详细询问受伤机制,检查局部肿胀、压痛及异常活动度。除常规X线检查外,MRI有助于评估韧带损伤,负重位摄片可判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建议患者避免患肢负重,及时就医明确骨折分型,医生将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石膏固定、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方案。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相关推荐
02:11
02:22
02:21
02:10
02:0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 3 怎么知道骨折没骨折
- 4 什么是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
- 5 什么叫骨折
- 6 什么是骨折
- 7 什么是骨折?
- 8 为什么容易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