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情况黄疸必须看医生

57336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出现皮肤黄染快速蔓延至四肢、嗜睡拒奶、发热抽搐或黄疸持续超过两周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大便颜色变浅、尿液深黄等症状。

皮肤黄染在24小时内从面部扩散到胸腹及四肢,或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12.9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时,提示胆红素上升速度过快。此时胆红素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引发核黄疸,造成不可逆脑损伤,需紧急光疗或换血治疗。若婴儿出现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温异常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往往合并严重感染或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虽属生理性范畴,但当持续超过三周仍未消退,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代谢性疾病。早产儿、低体重儿或伴有头皮血肿的新生儿,其黄疸进展风险显著增加。

当黄疸伴有陶土色粪便和浓茶样尿液时,可能提示胆道闭锁或肝炎综合征,该情况在出生后两周内手术干预效果较好。母子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性黄疸,若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明显黄染,可能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进程。新生儿败血症导致的黄疸往往进展隐匿,但会出现皮肤瘀点、腹胀等感染征象。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引起的黄疸,可通过苯巴比妥片诱导酶活性治疗。对于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患儿,需长期进行营养脑细胞治疗如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并配合康复训练。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婴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喂养量及大小便次数。哺乳母亲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但避免盲目喂食葡萄糖水。接触新生儿前需规范洗手,保持脐部干燥以预防感染。黄疸消退期间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值,避免穿戴黄色衣物干扰观察。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肝功能,若发现婴儿出现凝视、角弓反张等异常姿势,须立即送往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资质的医疗机构。

相关推荐

01:42
孕妇为O型血有什么危害
孕妇为O型血可能面临溶血病、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新生儿黄疸、水肿、宫内窘迫等疾病。具体情况如下:1、溶血病: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A型血、B型血或者其他血型,新生儿可能是其他血型。孕妇为O型血,新生儿为非O型血,很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O型血孕妇要定期进行溶血检查,时刻关注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做好正规产前筛检。2、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孕妇是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可能会使孕妇体内的抗原与丈夫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新生儿免疫力低下。3、新生儿黄疸: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其他血型,在血型上可能会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引起新生儿黄疸。4、水肿:孕妇血液稀释、雌激素的影响会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孕妇水肿后导致身体行动不适,可以进行适当按摩去消肿。5、宫内窘迫:新生儿在宫内因为溶血而导致胎盘功能不稳、新生儿缺氧等生理原因,要注意检测并改善新生儿状况。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ABO血型溶血胎儿的概率较低,无须过分紧张,定期做好产前筛查,保持心情愉悦。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母亲吃哪些能退婴儿黄疸
婴儿在出现黄疸时,如果是属于生理性的黄疸,母亲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吃比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够帮助退黄,具体包括低盐、低脂、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宝宝黄疸的妈妈使用,其中黄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尽量不要吃,例如橘子、南瓜、胡萝卜等,以免妈妈进食后通过乳汁将过多的B族维生素传输给宝宝,对疾病的尽早恢复不利。母亲也可以适量饮用绿豆汤以及大黄水,有一定的退婴儿黄疸的作用。另外,母亲在饮食上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在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之后,如果母亲没有做好饮食方面的调整,会导致患儿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同时也会加重黄疸的现象。婴儿在出现黄疸的情况之后,应当引起重视,如果是属于生理性的黄疸,黄疸程度不重,大多数不需特殊治疗。如果是属于病理性的黄疸,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接受蓝光及其它退黄治疗,以防影响肝功能。
语音时长 02:05

2021-11-05

77583次收听

03:21
婴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婴儿黄疸症状表现为是皮肤,黏膜的发黄,还可出现因黄疸导致疾病的相应症状。黄疸本身表现,就是肉眼可见的孩子皮肤表面发黄。原发病或诱因的存在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可看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有呼吸道感染,可能就会看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呛奶等相关表现,消化道感染,可能存在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关症状,有溶血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贫血,可能出现心率快、活动耐力下降、进奶无力等相关症状。黄疸严重出现继发胆红素脑病,可出现精神反应差、拒食,甚至发热、抽搐等。
间接胆红素偏低有哪些危害
实际上间接胆红素偏低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形成间接胆红素,又叫非结合胆红素,它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结合以后就会变成结合胆红素,随着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正常总胆红素的水平是1.7μmol/L-17.1μmol/L,低于这个数值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意义,高于这个数值称为黄疸,在17.1μmol/L-34.2μmol/L之间属于隐性黄疸,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皮肤黏膜、巩膜也没有黄染等情况。而大于34.2μmol/L以后,就可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就叫显性黄疸。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产生的,只要没有明显的溶血等情况。胆红素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就是间接胆红素,如果血细胞正常的破坏,但是肝脏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以后,会导致间胆和直接胆红素都会增高,但是鲜有出现偏低的情况,临床上也很少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查体发现胆红素水平偏低,也不必过于紧张,要综合来看看您肝功能、ALT、AST这些有没有异常,GGT、AKP是胆管壁损害的一些指标,看有没有问题,总胆红素水平如何,必要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甚至是CT检测,还有就是血常规有没有溶血,还有肝脏的病毒标志物等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也都是常规体检关注的内容。所以总之间接胆红素偏低,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意义。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61231次收听

03:18
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高原因
总胆红素就是间胆和直胆的总和,增高的原因可以称为黄疸,原因有多种。胆红素是红细胞在血管里破坏,然后进入到肝脏,刚破坏的胆红素就称为间接胆红素,又叫非结合胆红素。到了肝脏以后,在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下,就会变成结合胆红素,又叫直接胆红素。如果是溶血,就是红细胞破坏增多了,这时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还可以是疟原虫病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病变,比方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本身的病变,会导致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都增高。
什么药能治好黄疸
很多的新生儿出生之后是最容易出黄疸的,新生儿出黄疸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比如有的新生儿容易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的是属于病理性黄疸,大家要多了解新生儿出黄疸的情况,了解一下黄疸的几个状况,那么什么药能治好黄疸呢?
黄疸怎样保养比较好
孩子患上了黄疸后家长们要怎样护理和照顾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面对,孩子一旦患上了黄疸身体就会很不舒服,这时就得靠家长们的细心呵护和照顾了,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怎样照顾和护理黄疸宝宝吧。
预防黄疸应注意什么
黄疸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很多新生儿普遍存在,大家都知道黄疸,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之分,很多家长都担心黄疸会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预防黄疸应注意什么。
如何正确的诊断黄疸
黄疸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如皮肤、巩膜发黄的情况来初步诊断,之后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以及胃镜、CT检查等确诊病情。
黄疸患者吃什么好
黄疸是一种体征,可发生在多种疾病,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发生黄染。患者可以吃水果蔬菜、鱼类、米饭、豆类、海藻类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吃茵栀黄颗粒、硫普罗宁片、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用药时需谨遵医嘱。
02:22
什么是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型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肝内通过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可以溶解于水,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异常往往说明肝脏细胞在处理胆红素之后以及胆道排泄过程当中出现了障碍。对于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在化验单上会看到胆红素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胆管炎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异常;而溶血性疾病或者肝细胞性黄疸往往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02:26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在肝脏合成以及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像肝细胞性的黄疸,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脏肿瘤而出现明显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如果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胆道梗阻,同样也会表现为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称为外科性的黄疸或者叫梗阻性的黄疸。胆管的堵塞可以由于胆管结石,胆管炎症,异物,寄生虫,或者胆道系统的肿瘤以及一些其他相邻器官,包括胰腺,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还有某些内科疾病,像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同样会引起肝内小胆管胆汁的排泄障碍,从而引起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跟小孩吃母乳之后胆红素的值增高有关。一般正常的孩子也会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出现,逐渐加重,在7到8天时比较高。一般黄疸值在7到12天左右逐渐开始下降,但是有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直吃母乳,黄疸会持续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停母乳之后,胆红素会很快下来,一般为2到3天。这个过程中可以吃一些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像之类,都会帮助肠道菌群,把黄疸的值下降。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葡萄糖水,这些都会帮助孩子的胆红素下降。还可以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有些比较重,胆红素一旦超过18以上,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除外母乳之外的原因造成黄疸的一个因素,这些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19-04-04

59875次收听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怎么区分
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黄疸区别主要有: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浅黄色。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30

64687次收听

喝葡萄糖水能预防黄疸吗
喝葡糖糖水不一定能预防黄疸。若是因为孩子能量不够,奶水不足,或者是吃奶不好所导致的,喝葡萄糖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对于感染或者是溶血,或者是肝酶活性不强,或者是胆道闭锁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的黄疸,喝葡萄糖水是没有任何预防作用的。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30

6171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