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高原因
发布时间:2021-09-0170019次播放
视频内容:
总胆红素就是间胆和直胆的总和,增高的原因可以称为黄疸,原因有多种。胆红素是红细胞在血管里破坏,然后进入到肝脏,刚破坏的胆红素就称为间接胆红素,又叫非结合胆红素。到了肝脏以后,在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下,就会变成结合胆红素,又叫直接胆红素。
如果是溶血,就是红细胞破坏增多了,这时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还可以是疟原虫病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病变,比方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本身的病变,会导致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都增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黄疸指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确定的。而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和游离的胆红素。其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黄疸指数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黄疸指数通常较高,但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高,家长可以通过带新生儿晒太阳、母乳喂养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

婴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婴儿黄疸症状表现为是皮肤,黏膜的发黄,还可出现因黄疸导致疾病的相应症状。黄疸本身表现,就是肉眼可见的孩子皮肤表面发黄。原发病或诱因的存在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可看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有呼吸道感染,可能就会看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呛奶等相关表现,消化道感染,可能存在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关症状,有溶血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贫血,可能出现心率快、活动耐力下降、进奶无力等相关症状。黄疸严重出现继发胆红素脑病,可出现精神反应差、拒食,甚至发热、抽搐等。
孩子黄疸是否严重

孩子黄疸严重不严重,取决于黄疸的程度,如果是生理范围之内的黄疸,那就没有问题、很正常,因为所有的新生儿生后都会有黄疸,因为新生儿胎内的红细胞非常多,胎后胎儿的血红蛋白会分解,所以就会造成胆红素的产生多,从而出现黄疸。正常的生理性的黄疸,如果出现的时间都正常,正常的时间消退,程度也不重,那就是正常情况。但是,如果黄疸是病理状态下,尤其是黄疸的程度比较严重超过了20mg/dl,也就是超过了340μmol/L孩子就很危险了。因为胆红素不仅能够在皮肤上沉着表现出来,外观能看到孩子发黄,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子里,进入脑子就变成了核黄疸,而核黄疸是致残性的、终生性的疾病,那就好不了,孩子也傻了,而且智力、运动发育都是有问题的,所以非常严重。因此孩子如果是黄疸比较严重,必须经过专科的医生抓紧去看、去就诊,防止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黄疸会引起嘴唇发紫吗
黄疸和嘴唇发紫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黄疸通常出现的是皮肤或巩膜的黄染,有时候会伴有皮肤瘙痒,但不会出现嘴唇发紫。嘴唇发紫可能与心肺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发干就是缺氧的表现。黄疸表现出来就是血中的胆红素升高,它包含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实际上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加上间接胆红素的指标,他和我们的血液系统以及肝脏方面系统是有一些相关性的,当胆红素升高,我们需要考虑到比较常见的几类疾病,包括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系统相关的疾病,所以这两方面是没有相互关系的。
1个月的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尿胆原1+33严重吗

胆红素高的危害有什么
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一些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明显的黄疸,有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的胆管炎。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明显的代谢障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
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不一样,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最晚12天就可以消失。母乳性黄疸可能要持续2~3个月。生理性黄疸是出生后血氧压增高造成的,母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不当造成的。
每个新生儿都会有黄疸吗
什么是rh溶血

黄疸引起听力受损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黄疸引起的听力损失,一般是由于某些病毒侵犯听神经而造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会比较严重,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出现听力损失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果是由于黄疸引起听力受损的情况,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关系。如果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在中度到重度,只要在听力补偿的有效范围当中,就可以先考虑使用助听器;如果是在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助听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聆听的要求,就要考虑做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总之,由于黄疸引起患者出现的听力损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而使用的干预手段以及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来进行细化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