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能不能治愈
骨质增生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并延缓进展。骨质增生是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表现,与年龄增长、劳损等因素相关。
骨质增生是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突起,属于机体代偿性修复反应。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增生加重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颈椎、腰椎、膝关节等负重部位。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减轻炎症反应,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需考虑手术切除骨赘。
少数情况下,若骨质增生由创伤后畸形愈合或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针对原发病治疗可能使增生部分逆转。但绝大多数退行性骨质增生属于不可逆病理改变,患者需长期管理。日常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关节负荷。
骨质增生患者需建立科学认知,避免盲目追求根治。建议每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进展,疼痛加剧时及时就医。日常可进行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增强稳定性,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脊柱压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促进钙吸收,但需避免高钙饮食以防异位钙化加重。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等支具减少机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