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西药对肾功能有损害
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西药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损伤等。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庆大霉素注射液、阿米卡星注射液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近端肾小管坏死。这类药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蓄积,抑制溶酶体酶活性,导致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典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及血肌酐升高。临床使用需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与袢利尿剂联用。
二、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血流灌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镇痛剂肾病,表现为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及慢性间质性肾炎。老年患者、脱水状态或合并利尿剂使用时风险更高,建议连续用药不超过5天。
三、造影剂
碘海醇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等含碘造影剂可能诱发造影剂肾病。其机制包括直接肾小管毒性、肾髓质缺氧及自由基损伤,多在使用后24-48小时出现少尿型急性肾损伤。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必要时进行水化预处理。
四、抗肿瘤药物
顺铂注射液、甲氨蝶呤片等化疗药物具有明确肾毒性。顺铂主要损伤肾小管S3段,导致镁丢失和低钾血症;甲氨蝶呤则易在酸性尿液中结晶阻塞肾小管。用药期间需充分水化、碱化尿液,并监测24小时尿量及电解质水平。
五、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肾血管收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表现为高血压伴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维持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
使用具有肾毒性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避免两种肾毒性药物联用。高风险人群用药前建议进行肾功能评估,用药期间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出现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必要时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中药如关木通等。
相关推荐
01:13
02:02
02:13
02:1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防止肾病综合征
- 2 肾病综合征严重吗
- 3 肾病综合征
- 4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 5 肾病综合征因为什么引起
- 6 肾病综合征是否严重
- 7 肾病综合征有多严重
- 8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