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尿毒症发病原因
尿毒症可能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的表现,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治疗。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长期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严重时需肾脏替代治疗。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造成肾小球高滤过和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需严格控糖,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等药物,配合低蛋白饮食。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单位缺血性萎缩。患者常有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治疗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
4、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肾出现多个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可能伴随肝囊肿和颅内动脉瘤。目前无特效药物,托伐普坦片可延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治疗。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盂积水和肾功能损害。解除梗阻是关键,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必要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基础疾病。已确诊患者应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高钾食物。保持每周3-5次适量有氧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贫血指标。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02:04
02:05
02:24
01:51
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