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发作与生活

62795次浏览

胆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如果没有了它,人们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大障碍。而对于胆囊来讲,它又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有很多疾病在制约着它的健康,胆囊息肉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那么胆囊息肉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

1、胆汁分泌过多。胆囊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当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容易被胆汁腐蚀损坏,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胆囊壁不能愈合,从而形成胆囊息肉。

2、饮食不规律。饮食与胆囊息肉的产生存在巨大的关系,因为,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胆囊息肉增大或增多。

3、社会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经常使人们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容易被激怒,情绪抑郁等;还有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部分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胆囊息肉。

通过以上针对胆囊息肉发病原因的介绍,相信广大读者朋友们已经明白了胆囊息肉是如何发病了。为了做好必要的预防工作,请大家能够依照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进行预防,这样有针对性的预防会让您患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能治愈好吗
胆囊息肉能治愈好吗?到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胆囊息肉老是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众所周知,胆囊息肉的产生大多与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可是这些大多都是形成胆囊息肉的诱发因素,形成胆囊息肉的最根本因素主要是感染因素、梗阻因素以及化学性因素。为什么胆囊息肉反复发作呢?
胆囊息肉应该要如何治疗呢?
胆囊息肉应该要如何治疗呢?相信很多患者都有此疑问的吧,胆囊息肉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专家来了解一下吧。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吗
胆囊息肉患者分为两派,一部分人无视胆囊息肉的危害,不接受治疗,更不节制饮食,另一部分人则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癌变,其实这两种认知都是不对的,对待疾病,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究竟什么是胆囊息肉呢?其癌变几率又是多少呢?
如何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囊的一种常见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虽然多发性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较小,但是朋友们也不要掉以轻心。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点:规律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少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
怎么确定胆囊息肉的分期
胆囊息肉没有严格分级或分期,西医角度来讲,通过所长部位、形态、血流等,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若息肉比较靠近胆囊颈部,靠近胆囊管开口,偶尔形成胆囊管梗阻,如同结石样卡在开口部位诱发疼痛,此时往往需通过手术治疗。二、若息肉长得比较大,接近一厘米,或近段时间长速比较快,如几个月内迅速从3毫米长到9毫米,说明长比较快。若超过一厘米,胆囊息肉就进入到可能癌变的到时期,此时要积极治疗。若息肉出现宽基底,即胆囊壁局部有所增厚,或息肉B超上看有异常血流,这种情况下靠近癌前病变,要积极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05-15

61020次收听

02:41
如何确定胆囊息肉的分期
胆囊息肉在医学上没有像肿瘤一样严格分期,目前临床检查是通过胆囊息肉生长部位、形态、血供、大小判断是否接近治疗需求。如果胆囊息肉比较靠近胆囊管开口处,可能像结石一样形成梗阻、造成疼痛,这种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息肉比较大,或者短期内生长速度快,应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息肉超过一厘米,有可能进入易癌变期。如果胆囊息肉出现了宽基底,也就是胆囊壁局部有所增厚,或者息肉从B超上看有异常的血流,这种情况下,癌前病变可能性加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肋骨下边疼怎么回事
如果病人出现了肋骨下边疼痛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主要看是肋骨右下方还是左下方疼痛。如果是右下方疼痛,多是由于肝脏、胆囊部位的疾病所引发的,因为右侧肋骨下方主要是肝脏和胆囊,比如说有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者是有肝囊肿,肝部的的肿瘤以及肝炎等疾病所导致的。如果是左下方疼痛,多是由于胃部的疾病,比如说胃炎,胃溃疡,胃部肿瘤,以及有胰腺或者是脾脏部位的疾病所导致的。还有就是出现了肋骨下方外伤或者有劳损以后引发第十一、十二肋软骨炎情况,也会有肋骨下方疼痛。所以在出现疼痛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就诊,主要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疼痛,并且针对病因治疗来缓解疼痛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26

2020-03-19

58742次收听

胆囊切除的危害
胆囊切除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可能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手术方式。胆囊疾病已经出现反复的疼痛,如胆囊结石诱发的急性胆囊炎,或者是胆绞痛,以及胆囊功能明显丧失,如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有恶性肿瘤。此时的目的是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去除病灶,缓解症状,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有的人会误解胆囊切除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或者是手术后有什么并发症。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可以缓解症状,对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危害,需要避免的是过度治疗。包括没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胆囊功能还正常的胆囊结石以及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的。胆囊切除之后,还是有一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的不适,以及胆囊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麻醉、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等。对于胆囊切除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还是要从加强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流程以及对于手术后的不适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综合预防措施才可能尽量的减少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4

55426次收听

胆囊肌腺症算是什么病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胆囊的慢性炎症,其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增厚,那么对于胆囊腺肌症,我们根据及分布特点分为弥漫性胆囊腺肌症,截断性胆囊腺肌症和局限性胆囊腺肌症。那么认为胆囊腺肌症属于一种良性胆囊疾病,其发生癌变的风险非常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胆囊腺肌症,像弥漫性的胆囊腺肌症,由于胆囊壁明显的增厚,胆囊丧失功能。建议呢,尽早的通过外科手术,而阶段性的胆囊腺肌症甚至在胆囊上不止一处出现了局限性的胆囊壁增厚,这种情况胆囊腺肌症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则建议呢,手术切除胆囊,那么对于局限性的胆囊腺肌症,往往是在胆囊底部出现的非常局限的胆囊壁增厚,那么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的变化,而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语音时长 02:08

2020-02-21

61192次收听

02:51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有腹空镜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的手术。胆囊息肉手术治疗,从目前来看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的胆囊切除,一般不推荐做保胆取息的手术。胆囊息肉没有办法在手术的时候去明确病理性质,而保胆取息手术一是息肉有可能会复发,二是息肉已经恶变,有可能会造成肿瘤的人为播散。对于术前已经怀疑息肉有可能会恶变,术中还要送冰冻的病理,术中冰冻病理回报说息肉已经癌变,那单纯的胆囊切除范围是不够的,除了把胆囊切掉,还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的部分切除,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才能减少患者以后复发跟转移的概率。
02:43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哪些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胆囊息肉的大小、明确息肉的性质再进行治疗。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对于直径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建议进行随访观察,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超声复查,密切监测息肉大小的变化。而对于一公分以上的息肉,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息肉在手术前已经怀疑有癌变了,一般建议手术当中,要同时送冰冻的快速病理切片,明确息肉的性质。已经有癌变,胆囊切除后,还需要合并有胆囊床肝组织的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只有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尽量减少胆囊息肉变为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这种概率。
02:18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者是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和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密切相关性。胆囊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腺瘤性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
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吗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建议观察,少数情况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1、对于息肉位置特殊的患者,会更积极一些,要选择手术治疗。2、对于息肉生长迅速、较大的患者,考虑继发癌变的可能性较高,会考虑要早期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49659次收听

01:23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被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病人在门诊完成一些手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达医院,即可完成手术。有些医院,可能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有些医院可能需要病人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对于一些高龄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还需谨慎。因大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青壮年的病人而言,实际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