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患干眼症用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2020-08-2850808次浏览

儿童患干眼症用什么药好?现在的很多儿童也十分的迷恋电子游戏,或是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如果长期这样的过度用眼就会患上干眼症这样的眼部疾病,但是因为儿童和成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治疗上也是有区别的,那么儿童患干眼症用什么药好?

儿童干眼症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干眼症的治疗比较多的是替代疗法,也就是点眼液,润滑眼睛,减少干涩感。但是,很多患者在开始眼睛不适的时候喜欢先自己“治疗”,用抗生素抗病毒眼药,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于干眼症的治疗,反而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因为不同的干眼症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干眼症的治疗中如果是服用了某些药物而引起干眼症,干眼症的治疗则应把药物停掉;若是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就要先治疗以上疾病。泪液缺乏性干眼需要点人工泪液,不舒服的时候就点,但一天最好不超过6次,如果超过6次,就会把正常的泪膜冲走,从而加重症状。

另外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就是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将患者自身的颌下腺摘除后,移植到颞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颌下腺的动静脉与颞部动静脉相吻合,颌下腺导管转移到眼穹窿部,以颌下腺分泌物代替眼液,达到滋润眼部的效果。

专家特别提醒,由于眼睛是人体比较敏感脆弱的地方,所以出现干眼症的症状后,无论是使用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人工泪液,还是治疗脂溢性皮炎药物,都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01:44
润洁玻璃酸钠单支装滴眼液怎么样
润洁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用于干眼症,缓解干眼症状,具有明显的润眼及保湿作用。润洁玻璃酸钠滴眼液是单支独立包装,方便携带更卫生,并且不添加防腐剂,可以一天使用数次,也可长期使用。配戴隐形眼镜者,也可在戴镜过程中直接使用润洁玻璃酸钠滴眼液。各类眼科手术会造成眼表损伤,导致泪膜不稳定,产生干眼症状。术后治疗干眼症状常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提高眼表湿润度,缓解干眼不适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泪膜状态。
02:59
眼睛流眼泪是什么原因
眼睛流泪原因:一、眼部有炎症刺激如出现倒睫毛、进异物或眼睛长时间受化学性物质或气味刺激。二、用眼过度,出现干眼症。眼睛疼、干涩不适。三、流眼泪是由于眼睛泪器方面的疾病,眼睛泪液生成以要从泪点向鼻腔内进行,把眼泪排入到鼻腔之内,如果排出眼泪的泪道系统阻塞则眼泪生成后没有地方去。眼泪没地方去就会流出,要冲泪道看是否阻塞,泪道阻塞要进行泪道疏通或手术重建。四、功能性溢泪,眼周有一轮眼轮匝肌,年纪大后眼轮匝肌萎缩,功能下降,不能把泪液泵到泪道里出现功能性流泪。
哪些人群易患干眼症
哪些人群易患干眼症?相信这是很多人群都非常想了解的事情,毕竟目前患干眼症疾病的人群越来也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为了使更多的人群能够及早的预防干眼症病症,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现今社会都有哪些人容易患上干眼症疾
宝宝干眼症怎么调理
世界上最神圣、美丽的东西无非就是宝宝的眼睛了。一旦患上干眼症眼睛就会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这将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患有干眼症的宝宝关键要注意调理,下面我们具体说说宝宝干眼症如何调理
干眼症致盲吗
干眼症一般情况下会致盲,干眼症其实就是一种眼部出现干涩感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曾经眼部出现炎症或者外伤引发的角膜前泪膜泪液分泌不足的疾病,形成结膜和角膜上皮不能正常运作。干眼症在秋冬季会呈现加重状态,在夏季会明显缓解,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现。干眼症病发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服用部分降压药、房间干燥、高龄、睡眠不足、长时间从事计算机工作、长期使用抗菌素等均会诱发。生活中需要注意健康用眼,不能让眼部疲劳,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脑,这样对眼部都是不利的,可以多看看绿色植物,缓解眼部压力,对干眼症也有缓解效果。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一般表现为眼睛干涩、眼痒、有异物感、烧灼感、怕风、畏光等症状。发病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用眼不卫生、全身疾病及眼部的手术及外伤史等。干眼症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治疗相关性疾病,脱离烟雾、粉尘、干燥等可引起干眼症的环境。另外,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IPad、游戏机等)的大量涌现,长期久视电子设备也使眼表干燥,加重干眼症状,这时,应减少疲劳用眼,可采取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治疗。
语音时长 02:24

2020-10-30

49803次收听

干眼症主要是什么引起的
干眼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导致泪液的多少,泪液的质量,泪液自然的流动性,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出现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睛出现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泪液分泌不足,常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泪液分泌会减少。或者出现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症等。或者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帕金森病的药物等。泪液蒸发过多,常见于空气干燥的环境中,或者患者眼睑有疾病,如睑外翻或内翻等。或者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多。患者泪液成分异常,常见于泪液的三种基本组成成分,水分、脂质、粘液等出现异常。比如睑板腺堵塞导致脂质分泌异常等。
语音时长 01:41

2020-09-27

59974次收听

电脑前多眨眼能预防干眼症
现代社会电脑的普及,带来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同时,也导致多种眼病的相继出现,干眼症就是白领中常见的眼病之一。专家指出,白领多患干眼症的原因和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专家认为,引发干眼病的因素相当多,如环境引起的眼部干燥、过敏反应等;眼部本身的病症,如睑缘炎、沙眼等;各种免疫性病症和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
干眼症的易发人群有哪些
干眼症是一种对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不幸患上这种病后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做好预防的工作特别的重要,但是这种病也有自己的易发人群,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干眼症的易发人群有哪些。
02:24
干眼症如何预防
预防干眼症,首先需要注意不可以用眼过度;其次需要避免炎症刺激;再者不建议长期用药。干眼症的预防,就是一个日常对眼部的护理的过程。因为干眼症多数都是由于视疲劳或者慢性炎症所诱发的。因此建议干眼症的病人:一、用眼不能过度,注意眼睛休息。二、注意炎症刺激,有炎症感染时,用药物进行及时的干预消炎,炎症好转了以后,干眼的这种不适症状也会逐渐的缓解。三、干眼的病人不建议长期的用药,包括人工泪液,否则比较容易产生依赖性,同时眼药水中的防腐剂会损害黏膜。因此有症状的时候用药,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停掉。
干眼症怎么治愈
干眼症很难讲会被完全治愈,即使患者眼泪的质量、粘膜等检查都没有异常,但是如果患者用眼比较多或者情绪焦虑、睡眠不好等因素,干眼症状可能又会出现。有些患者有特别严重的干眼症状,如眼睛干涩、怕光、畏风、刺激性流泪、异物感等,经过治疗,一般是可以缓解和消失的。一些患者症状缓解后,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外部的因素诱发,干眼的症状再次出现,休息或者是局部的用眼药水很快就消失,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称为痊愈。
语音时长 01:10

2019-12-18

57194次收听

眼睛干涩该吃什么
眼睛干涩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1如蛋黄、牛奶、瘦肉、菠菜、西红柿等和维生素A如胡萝卜等食物。眼睛经常干涩很可能干眼症。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人的泪液对眼睛具有营养、保护的作用,长时间盯着屏幕,减少眨眼次数,泪膜很快破裂,会出现干眼症。维生素b1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特别与神经的传导功能有关。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蛋黄、牛奶、瘦肉、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鱼类、鱼肝油、动物肝脏、南瓜子、豆芽、土豆、杏仁、核桃仁等。而且补充维生素A,多吃胡萝卜,可缓解上述症状。平时就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看看远处的景物。有时间坚持做眼睛保健操,还可吃些中药明目地黄丸。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04

62174次收听

02:34
干眼症是怎么引起的
干眼症是泪液从外到内由脂质层、水液层及黏蛋白层构成,这三层中任何一层发生了病变都导致干眼症。引起干眼症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泪液水液层泪液分泌不足: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等;2、泪液脂质层分泌不足: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眼睑皮脂腺功能不全;3、泪液黏蛋白层分泌不足:缺乏维他命A,沙眼,化学性灼伤等;4、眼泪液动力学异常;5、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6、环境因素:如所处房间干燥、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引起泪液蒸发过快。
哪些人容易得干眼症
学生族、长时间熬夜的人等容易得干眼症。得干眼症的人首先是用眼过度的人:一、学生族,年轻人尤其是佩戴眼镜的人容易得干眼症;二、长时间熬夜的人容易得干眼症;三、年龄有关系,年纪大的人容易得干眼症;四、患各种免疫性系统疾病的人也容易得干眼症;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的人也容易得干眼症;现在干眼症的机理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这些人群最容易得干眼症。
语音时长 01:03

2019-01-11

51631次收听

02:20
干眼症用什么眼药水好
干眼症用自体血清或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的眼药水比较好。干眼症目前临床上使用人工泪液,是模仿人体泪液成分的眼药水。代替眼泪使眼睛局部得到湿润,用完当时患者觉得比较舒适,一旦停止使用症状就会复发,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不能真正治疗。人工泪液类产品含有防腐剂,不推荐长期使用,应急或者患者特别难过时才使用。应用自体血清或人工泪液,严重患者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眼睛疲劳及干涩的防治
随着网络的发达,在网络上办公、游戏的人日益增加,眼睛疲劳的人也成不断上升的趋势,怎样才能缓解疲劳带给我们的不适呢?我们都知道治疗疾病就是要知其因,然后治其本,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