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回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由共用餐具、生食污染、免疫力低下、胃黏膜损伤、家族遗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四联疗法、益生菌辅助、中药调理、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共用餐具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长期共用餐具或接吻可能增加感染概率。日常需分餐制并使用公筷,感染者餐具应煮沸消毒。若家庭成员确诊,建议共同筛查。
2、生食污染
食用未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或未煮熟的肉类可能携带病菌。生冷食物需用流水冲洗,肉类烹饪需达到70℃以上。生鱼片、醉虾等高风险食物应避免。
3、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削弱胃部防御功能。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蛋白粉等营养剂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胃黏膜损伤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破坏胃屏障。需遵医嘱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出现黑便需立即停药就医。
5、家族遗传
部分人群携带IL-1β基因变异,胃酸分泌较少更易定植细菌。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碳13呼气试验,早期发现可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抗生素根治。
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馒头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部不适。烹饪时注意生熟分开,定期更换牙刷等个人用品。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治疗期间严格戒酒。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