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脑血栓是脑动脉因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了解脑血栓的基本常识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
1、病因与高危因素
脑血栓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心房颤动患者因心脏附壁血栓脱落也可能引发脑栓塞。
2、典型症状表现
脑血栓症状与受累血管区域相关,常见突发性偏瘫、言语含糊或理解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单侧肢体麻木、视野缺损或行走不稳。严重时可伴随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症状多在安静状态下或晨起时发生,呈渐进性加重。
3、诊断检查方法
头部CT是急诊首选检查,可初步鉴别脑出血。MRI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数分钟内显示缺血灶。血管造影可明确血栓位置及血管狭窄程度。实验室检查需包括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评估脑血流状态。
4、急性期治疗方案
发病4.5小时内符合条件者可静脉溶栓,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超过时间窗或大面积梗死需考虑血管内取栓治疗。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脑水肿明显时需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5、长期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斑,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建议戒烟限酒,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摄入。
脑血栓患者需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评估,监测用药不良反应。家属应学习识别症状再发的预警信号,如新发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康复期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可结合针灸等中医辅助疗法。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注意气候变化时的保暖措施,冬季清晨避免突然起床活动。
相关推荐
02:43
02:54
02:40
0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