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草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回草一般是指中药甘草,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研末冲服、外用敷贴、配伍入药、代茶饮等。
1、煎汤内服
甘草可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煎煮后服用,适用于胃肠不适或咳嗽症状。煎煮时需将甘草切片或捣碎,加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煎。脾胃虚弱者常与党参、白术同用,肺热咳嗽者可配桑白皮、杏仁。煎煮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有效成分破坏。
2、研末冲服
将干燥甘草研磨成细粉后可直接温水送服,或装入胶囊服用。此法适合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如缓解咽喉肿痛或胃脘疼痛。粉末用量需严格控制,过量可能引起水肿等不良反应。儿童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外用敷贴
甘草粉可调制成膏剂外敷患处,常用于皮肤溃疡、湿疹等病症。新鲜甘草捣烂后敷贴能缓解虫咬皮炎。外用时需注意皮肤过敏测试,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开放性伤口应避免直接接触甘草粉末。
4、配伍入药
甘草常作为佐使药配伍于复方中,如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与黄连配伍缓急止痛。在四君子汤中可增强补气功效,在半夏泻心汤中能调和诸药。不同配伍比例会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需由中医师辨证使用。
5、代茶饮
单味甘草切片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缓解咽喉干燥。搭配菊花能清热明目,配合陈皮可理气健脾。每日用量不宜超过3克,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高血压患者及水肿体质者慎用甘草茶饮。
使用甘草时需注意其与某些西药的相互作用,如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可能增加毒性。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血压升高、低血钾等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用法,避免自行配伍或超量使用。储存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