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都要做手术吗
急性肠炎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缓解。仅当出现肠穿孔、肠梗阻或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时,才需考虑手术干预。
急性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轻度至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和调节肠道菌群。同时需暂时禁食或选择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品。
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无法缓解、血便或腹胀呕吐加重时,可能提示发生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通过腹部CT等检查评估病情,必要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等急诊手术。此类情况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或治疗延误的患者,属于临床上的少数紧急状况。
急性肠炎患者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便血、意识模糊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需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益生菌,避免过早恢复正常饮食。预防重点在于食品卫生管理,生熟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海鲜或变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