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性腹泻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饮食性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继发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并发症。腹泻期间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并诱发其他消化系统问题。
脱水是饮食性腹泻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水分大量流失且未能及时补充,可能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症状。婴幼儿及老年人脱水风险更高,严重时可导致意识模糊或休克。
电解质紊乱常伴随脱水发生,钠、钾、氯等电解质随体液丢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昏迷。长期慢性腹泻患者更需警惕低钾血症。
营养不良多见于长期反复腹泻者,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则表现为体重下降和免疫力降低。
继发感染因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所致,致病菌易侵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或扩散至其他器官造成脓肿。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艰难梭菌等机会性感染。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腹泻后功能性改变,肠道敏感性增高导致腹痛、腹胀与排便习惯紊乱,症状可持续数月。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腹泻或便秘交替状态。
预防饮食性腹泻并发症需注意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选择低渣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刺激肠道。腹泻期间应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障碍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含益生菌的酸奶、蒸苹果等食物帮助修复肠道菌群,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生熟食分开处理,减少肠道感染风险。婴幼儿及老年人需特别关注脱水征兆,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