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40天贫血怎么办
新生儿40天贫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铁剂、输血治疗、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贫血可能由铁储备不足、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因素或早产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确保母亲饮食含铁丰富,必要时添加铁强化配方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建议使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其中铁含量较高。人工喂养应选择铁强化奶粉,避免单纯牛乳喂养导致铁吸收不足。
2、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补充期间需观察大便颜色变化,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可适当补充。
3、输血治疗
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重度贫血需考虑输血,尤其伴随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症状时。输血前需进行血型交叉配型,输血量按5-10ml/kg计算,速度不超过5ml/kg/h。
4、治疗原发病
溶血性贫血需明确病因,如ABO溶血可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感染相关贫血需控制感染源,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要脾切除。慢性疾病贫血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5、定期监测
治疗后每1-2周复查血常规,观察网织红细胞反应。铁剂治疗需持续3-6个月直至铁蛋白恢复正常。长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日常护理中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感染,按需喂养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接触萘丸等溶血物质。注意观察皮肤黏膜苍白、喂养不耐受、活动减少等贫血加重表现,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监测血红蛋白及铁代谢指标,必要时进行发育评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