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一直疼怎么回事
后背一直疼可能与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内脏疾病、骨质疏松、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肌肉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重复性动作会导致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形成无菌性炎症。常见于伏案工作者或健身人群,疼痛多表现为酸胀感,活动后加重。可通过局部热敷、按摩缓解,必要时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
2、脊柱退行性变
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脊柱结构改变会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中老年患者可能伴随下肢麻木,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增生。轻症可采用牵引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手术。
3、内脏疾病
胆囊炎、胰腺炎等腹腔脏器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牵涉痛。疼痛特点为深部钝痛,可能伴有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需完善超声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急性胆囊炎需使用头孢克肟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
4、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在翻身时加剧。骨密度检测T值低于-2.5可确诊,基础治疗需补充碳酸钙D3片,严重骨折需行椎体成形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会导致躯体化症状,表现为慢性弥漫性疼痛。这类疼痛与体位无关,多伴随睡眠障碍。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可改善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疼痛急性期可尝试局部冰敷。饮食保证充足钙质摄入,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诊排除严重脊柱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