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物过敏症状怎么缓解
宝宝食物过敏症状可通过回避过敏原、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食物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红疹、呕吐、腹泻等症状。
1、回避过敏原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过敏食物,6个月内避免再次接触。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忌口相关食物。常见易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排查过敏原。
2、冷敷止痒
用凉毛巾冷敷皮肤瘙痒部位,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多次。避免抓挠以免继发感染。可剪短宝宝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保持环境温度适宜,穿着宽松纯棉衣物。
3、口服抗组胺药物
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二代抗组胺药。这些药物能缓解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
4、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每日1-2次。使用前清洁皮肤,薄涂于患处。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面部及皮肤褶皱处慎用。
5、就医治疗
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给予肾上腺素注射、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既往有严重过敏史的宝宝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日常需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避免交叉污染。辅食添加应遵循单一品种、少量开始的原则,每引入新食物观察3-5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和玩具。适当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家长需学习过敏急救知识,家中常备抗过敏药物。若过敏症状反复发作,建议至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