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乙肝
乙肝可通过乙肝五项检测、乙肝病毒DNA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肝脏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筛查。乙肝通常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
1、乙肝五项检测
乙肝五项检测是筛查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具有免疫力。乙肝五项检测可判断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活跃度及免疫情况,需空腹采血。
2、乙肝病毒DNA检测
乙肝病毒DNA检测通过PCR技术直接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遗传物质,能准确反映病毒复制水平和传染性强弱。病毒载量超过2000IU/ml提示需要抗病毒治疗,该检测对用药指导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需结合肝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提示明显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可能出现黄疸。该检查可辅助判断乙肝病情进展,需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后检测。
4、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能无创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可发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腹水等并发症。检查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提示纤维化可能,门静脉增宽需警惕肝硬化。该检查适合作为乙肝患者的常规随访手段,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
5、肝脏穿刺活检
肝脏穿刺活检通过获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是评估肝纤维化和炎症分级的金标准。病理结果显示G2S2以上需积极抗病毒治疗,该检查存在出血风险,需凝血功能正常方可进行,术后需卧床观察24小时。
乙肝筛查后需根据结果定期复查,携带者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活动性乙肝患者每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药物。